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池州市花卉苗木业发展规划》、《池州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规划》、《池州市竹业发展规划》、《池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池州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中药材是我市特色林产品,其中山茱萸在全国享有盛誉,石台县被评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发展中药材是林业产业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池州市农业产业化八大主导产业之一。为充分发挥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和《池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资源概况

  我市拥有中药材526种,分属198科。其中植物142科、195种,动物类52科、61种,矿物类4科、5种,其他类1种。其中名贵药材有:杜仲、望春花、枣皮、吴芋、胶股兰等;珍稀动物药材有梅花鹿、龟板、鳖甲等。野生药材资源年产达1万公斤的品种有:防已、桅子、葛根、海金沙等。东至的山桅、银杏、白术,石台的枣皮、望春花、胶股兰等,青阳的丹皮、桔梗、杜仲,贵池的梅花鹿、殷半夏等都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二)药材种植

  在实施“五·八”造林绿化和林业二次创业期间,各级党委、政府把造林绿化工程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紧密结合,大力营造望春花、杜仲、厚朴、山茱萸等木本药用树种,为我市中药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地改市以来,池州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和部署,鼓励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了我市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目前全市中药材生产面积已达3万多亩,其中,成片面积达24000亩。主要品种有杜仲7600亩、银杏1400亩、山茱萸5000亩、其它10000亩。在经营形式上走公司+农户建基地之路,现初具规模的药材基地有:九华药业的山茱萸、丹皮基地,天方集团的胶股兰、野菊花基地,青阳药材场的望春花、丹皮、桔梗基地,贵池棠溪梅花鹿养殖厂以及珍珠养殖基地等。

  (三)成品加工

  合肥神鹿双鹤九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中药成品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丸剂(水丸、水密丸、浓缩丸)20个品种,其中以优质地产原料山茱萸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为主的系列品种为企业主导品种。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实际生产量400吨,生产潜力很大。年营销收入近6000万元。带动农户8700余户,是我市中药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四)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中药材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步子不大,速度不快。中药材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药材种植零星分散,规模不大,不具聚集效应。同时中药材市场需求变化大,由于药农在经济实力上承受风险能力低,导致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二是中药材生产加工研究开发不够。如杜仲、银杏两品种在全市原栽植面积都是万亩以上,但是没有生产加工企业,效益未能发挥,保存率不高。目前全市只有一家中药成品加工企业,对中药材种植发展拉动作用有限;三是发展中药材资金匮乏,投入不足,也导致了中药材规范化管理不够,国家先后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药材种植质量规范》(简称GAP),但我市实施步伐较慢。

  二、市场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回归大自然”潮流的兴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量急增,目前世界每年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近200亿美元。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主流,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必将受到全世界的青睐,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有关部门预测,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还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天然中草药和保健品的国际市场至少有2000亿美元。而目前我国中药出口额仅6亿美元左右,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5%。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和植物药生产大国,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必然要相对提高,这将支撑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巨大的增长空间。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