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百村促千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抓百村促千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黄字〔2006〕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种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民创业行动”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经营合作化、村镇景观化和管理民主化为着力点,全力组织实施“抓百村促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工程,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目标任务和具体标准
  2、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县统筹、乡(镇)村组织的原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30亿元,年均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年均增长10%;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人,城镇化率达43%;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电视、通电话;水利设施配套完善、运行良好,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30%;适龄青少年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道德情操高尚、村风民风淳朴、村务管理民主、村庄环境整洁。
  3、具体标准:全市100个村在2008年前率先达到以下标准,60%以上的村在2010年前基本达标。
  --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比重占农业增加值的50%以上。集体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内道路硬质化,行政村交通主干道黑色化;排水通畅,道路顺畅;电视入户,电话进家;95%以上农户用上卫生安全自来水,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有较好的科技教育支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25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基本经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掌握1-2门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占农业人口的比重在40%左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