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满足残疾儿童对教育的需求。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无锡市家长学校网站,98%的社区举办家长学校,18岁以下儿童家长教育知识普及率达99%。
--建立学校、社区、家庭协作的新型家庭教育机制。
6.提高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
--继续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外活动中的作用,逐步实现节假日免费为青少年开放。
--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参与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5%,在校生接受科普知识的比例达到98%以上。
(二)具体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加强依法治教。加强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评估认证机制,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办学信用监测和预警系统,逐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到2010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0%、99.8%、98%、96%和90%以上。
4.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搭建中小学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内容丰富、资源共享、覆盖全市的教育资源库。所有学校实现校校通,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小学都接入因特网。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确保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扶助政策,坚持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多种形式保障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6.建立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向家庭辐射的多样化启蒙教育和指导服务网络,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加强并规范育婴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到2010年经培训有资质的育婴从业人员达75%。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好各级各类幼儿园。
7.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深化家教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开办家庭教育节目,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