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创新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手段,落实“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措施,举办全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参与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局面;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责任部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部门: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和县、区政府)
(三)推进早餐店和小餐饮店治理工程。针对我市早餐店和小餐饮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治理工作。一是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小餐饮、早餐点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切实提升卫生状况和管理水平。二是提高发证率,解决主城区无健康证从业、无卫生许可证经营的现象。三是推进“放心碗”工程,提高餐具的卫生合格率,减少通过餐具交叉感染传染病现象的发生。(责任部门:市卫生局、区政府;配合部门:市工商局、市行政执法局)
(四)推进农贸市场及周边的食品安全整治工程。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通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市场的巡查和日常监管力度,严格食品市场质量准入和经营者自律制度,查处假冒伪劣、“三无”食品案件,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解决无证照经营、票证不全等食品安全问题(责任部门:市工商局;配合部门: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和三区政府)。整治农贸市场内的卫生状况较差的现象。市场开办者要加强市场内的环境治理,提高农贸市场管理水平,保证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符合卫生要求。(责任单位:市场开办者;监督部门:市工商局、市卫生局)。
(五)推进地方特色生姜产业保护工程。为促进我市生姜产业的快速发展,一要提升生姜产业的档次。生姜种植业要全面推进无公害认证进程,强化标准化生产,扩大规范化生产规模,提升初级农产品的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责任部门:市农委;配合部门:市质监局);生姜生产企业要通过重组或产权置换,走精、深加工和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以销售带动无公害种植规模,实现产业升级。(责任部门:市质监局;配合部门:市卫生局、市工商局)。二要加大对无证生产经营生姜食品企业的打击力度,杜绝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在生姜制品生产企业强制推行QS认证制度,采取扶优限劣措施,促进我市姜制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责任部门:市质监局;配合部门:市卫生局、市工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