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切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工作不扎实、浮于浅表,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提上本地方和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投入不足、安全教育滞后等问题在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健全,奖惩不严,约束不力,未能形成较好的齐抓共管局面;四是依法规范和依法查处力度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查处不力的现象;五是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大、责任重、压力大,部分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工作畏难情绪。以上状况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将难以得到有力保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警钟长鸣,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面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深入。
二、认真贯彻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市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开展
一是要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各有关责任部门年初要有工作部署,要经常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经常研究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支持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同志去履行职责,落实责任。无论是政府报告还是部门工作安排,都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内容。同时,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要落实,每季度要召开防范重特大事故隐患评析会议,必须清楚辖区内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肩负起“保一方平安”的使命。
二是各地、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本次会议精神和绿平同志的工作部署,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做好明年安全工作计划,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务求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各县(市、区)要制定2006年安全生产“管理年”的实施方案,报市安委办后形成《韶关市2006年安全生产“管理年”的实施方案》。
三是突出抓好管理,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实效。2006年作为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年,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要严把企业安全准入关,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员工安全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