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意见

  3、加强产品市场开拓。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需求。组织企业积极参加贸易洽谈会、商品交易会,拓展黄冈产品的市场空间。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工业产品出口增长20%以上。引导企业加强产品品牌建设,争创20-30个国家级、省级精品名牌。
  4、抓好扭亏增盈。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狠抓节能降耗,优化工艺路线,组织对标挖潜,实行比质比价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资金利润率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抓好亏损大户的扭亏减亏,对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落实责任,重点监控帮扶。
  (五)抓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1、加快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好信用担保、培训服务、信息、物流、企业环境投诉和法律咨询等6个中心。
  2、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依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设立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把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外贸出口贴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引导等专项资金,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捆绑使用。
  3、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全市力争建立6个以上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3亿元以上。
  4、加强金融环境建设。金融部门要增加信贷品种,改进审贷方式,简化信贷手续,扩大对工业授信面和增加授信额度,力争新增贷款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5、做好工业用地的审批和储备工作。坚持集约用地、科学用地、用活土地的思路,适应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盘活存量土地,用好已批土地,争取急需用土地,保证工业发展用地需要。
  6、抓好工业用电的组织协调。突出抓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做好各项预案,组织企业有序避峰用电,确保企业用电需要。
  7、坚持对重点企业的保护。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破坏经济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增创黄冈“低成本、快回报、高诚信、优服务、零障碍”的环境优势。
  (六)抓民营化建设,提升工业的发展机制和活力
  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基本取向,继续大力推进“三个退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
  2、深化乡镇村集体企业改革。力争乡镇村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0%以上。
  3、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全民创业,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办工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一批“专、精、特、优”小企业。2006年,全市新增小型工业企业1000户,努力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格局。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