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的意见
(黄政发[2006]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我市赶超全省发展水平的关键年。为切实做好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2006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增速度、壮块头、提效益,赶超全省发展水平,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
(二)发展目标:工业经济主要指标赶超全省发展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增加值增长18%以上,利润增长15%以上,亏损额下降10%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两项资金占用升幅控制在5%以内;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到位,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单位能耗下降4%以上。
二、2006年工业经济的主要工作
(一)抓规模企业建设,提升工业发展速度
1、抓好大中型企业建设。通过项目壮大、政策扶大、改革盘大、管理促大,每个县(市、区)建设2至3户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全市力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2户,过亿元的企业30户。汇源果汁、太子奶、华益油料、李时珍医药集团、中牧安达、华昌纺织等企业要进入大中型企业行列。全市新增大中型企业10户,占规模工业的份额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2、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全市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企业总数达到620户,完成增加值突破60亿元,增长18%以上。
(二)抓项目建设,提升工业投资力度
1、抓好招商项目建设。坚持全民发动,全员招商,全力以赴扩大招商总量。依托黄冈的优势资源、工业存量、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开展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大品牌、大企业家。抢抓融入武汉城市圈机遇,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产业对接,实行对口招商。鼓励引导“回乡创业”,实现资金回流、企业回流、企业家回流。注重做好安商工作,促进已落户企业再上项目,再增投入,再图发展。全年以招商投入为主,实现工业投入60亿元,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