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中的流通网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中心,以运行质量和为农服务为核心。以连锁配送为纽带,进一步规范完善和发展提高。各县(市、区)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本县(市、区)实际拿出“新网工程”的科学规划。规划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真正按经济区域规划;二是根据商品的流向和流量,合理确定“新网工程”的布点和规模;三是选好“新网工程”中心机关、居高临下,形成压差,使其上下左右,融会贯通,相互渗透。要通过科学规划,强化供销合作社网络优势,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吸纳创办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要大力发展棉花、农资,再生资源,中小药材、种植养殖、烟花爆竹、食盐、土特产品等行业协会,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实验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民从事种植、养殖规模化、产业化,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点”的原则,把当前的“新网工程”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及我省供销社提出的供销社“三化工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使供销社逐步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引领者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
四、协调解决供销合作社在流通网络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一)夯实基础炼好内功。供销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虽然经过几年努力,有所改观,但总体来讲,仍然十分薄弱。供销合作社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创新,即达到三超、三高、三化、三特。三超是思路超前,规划超前,规模超前,起码达到10-20年不落后;三高是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起码达到当地和周边处于一流档次;三化是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起码达到功能齐全的现代流通设施;三特是有特点、有特色、有特征,起码达到与其他设施有区别。以此来与新农村建设配套,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二)合理安排资金。全市按每年发展100个中小型超市,需用资金200万元,1000个村级农家店,需用资金1000万元,1000个农资农家连锁店,需用资金1000万元,共计最少需要2200万元。除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解决一部分资金外,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每年都要拿出30-50万元以奖代补,用于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网工程”建设,不足部分由各级供销社自筹解决。
(三)合理利用场地。在“新网工程”的建设上,原则上以供销合作社现有的地盘为主,供销合作社无地盘或地盘不居中的乡村,各县(市、区)政府和当地土地部门要给予调剂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