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实施意见
(嘉政发〔2006〕1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根据《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的要求,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现就加快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实施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网络型大城市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城乡一体化供水改革,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总体目标。
扩大市本级水厂供水规模,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膜法水处理技术,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厂,形成以市区水厂为主体的供水体系。到2010年,初步建成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同时,按照供封同步的原则,实施地下水禁采限采,到2010年实现全面禁采限采地下水和封堵深井的目标,基本遏制地面沉降,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水厂扩容工程。
根据供水区域用水量的需求和发展趋势,2007年高峰供水前建成15万吨/日贯泾港水厂一期;2009年建成贯泾港水厂二期工程;2010年市区水厂供水能力达到55万吨/日;2020年建成北郊水厂,完成贯泾港水厂扩容工程,市区供水能力达到90万吨/日。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建设。
以规划为先导,加快一级管网(市区水厂至建制镇政府所在地自来水厂办公场所深井点的管网)、二级管网(从各镇域范围内的一级管网末端至各行政村水厂深井点的管网)、三四级管网(各行政村供水点到用水户的管网)和沟通各供水区域的环网建设,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2008年底前建成“一环七线”一级管网和5.5万吨/日加压泵站一座。二、三、四级管网要与一级管网同步建设,管网线路可根据新村规划和行政村的实际情况确定。
(三)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供水运行体系。
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市本级城乡一体化供水实行直接供水和分级供水相结合的运行模式。直接供水,即在目前由市供水企业直接供水的区域,继续由市供水企业直接供水、直接管理,并按照市区相同的价格直接收取水费。分级供水,即在目前不是由市供水企业直接供水的区域,由市供水企业以批发的形式向各镇供水营业机构(供水服务站)售水,供水服务站再向用水户零售自来水。待时机成熟后,分级供水应逐步过渡到直接供水,最终实现供水一元化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