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面向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节能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科研基地(平台),鼓励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通过研发联盟、技术并购、标准联盟等方式联合攻关,优先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示范项目。(组织单位:市科委)
参与单位:市教委、市交通委、市工业促进局、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市农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文化局、2008奥运工程建设办公室、各区县政府等。
2.推广节能成熟技术和解决方案。
工作目标:把重大工程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市场需求对节能技术的拉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
(1)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进行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在森林公园开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示范,在运动员村进行零能耗建筑展示,在水立方游泳馆进行LED照明示范等。(组织单位:市科委)
(2)依托北京水泥厂、琉璃河水泥厂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工程和昌平、房山等远郊新城区域集中供热或热电联产工程,集中推广应用一批已经成熟的节能共性技术和解决方案。(组织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政管委)
参与单位:市工业促进局、市市政管委、市建委、2008奥运工程建设办公室、各相关区县政府、各相关企业等。
3.引进节能先进技术和服务模式。
工作目标: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节能技术水平提升。
主要内容:
(1)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节能领域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单位:市科委、市商务局)
(2)做好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工作。(组织单位:市科委、市工业促进局)
(3)完善能源与节能研究平台,为产学研各界提供信息、决策咨询服务。(组织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政管委)
参与单位:市教委、中关村管委会、各相关区县政府等。
(四)制订政策深化改革。
1.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工作目标:逐步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价格,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
主要内容:
(1)积极研究并建立能够反映首都能源供求状况和体现能源稀缺程度、促进节能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类产品价格联动和传导机制。(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加强和改进电价管理,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完善电力分时电价办法,引导用户合理用电、节约用电,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对首都重点耗能行业制定万元增加值(产值)能耗标准,超过限额标准的耗能,实施累进加价。(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参与单位:市工业促进局、北京电力公司等。
2.落实能源税收政策。
工作目标:发挥财税手段和政府采购引导作用,促进节能消费和投入。
主要内容:
(1)对生产和使用列入《节能产品目录》的产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研究制订地方资金补助、价格补贴、节能奖励等优惠政策。(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2)积极落实国家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探索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科研资助等多种财税政策在鼓励节能设备推广、节能技术发展、吸引用户购买节能产品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组织单位:市财政局)
(3)完善政府采购节能认证工作,发挥政府采购的市场引导作用,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扩大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范围,推进政府节能采购。(组织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参与单位:市地税局等。
3.完善节能融资体系。
工作目标: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节能融资体系。
主要内容:
(1)市、区(县)两级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先进节能技术示范、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表彰奖励和节能管理的能力建设等。(组织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2)建立节能融资平台,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渠道融资,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援助或贷款等,用于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和升级发展。(组织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