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海外融资行动计划。推动园区企业吸引境外创业投资、股权私募、跨国并购以及境外上市,以资本国际化带动产业国际化,不断扩大园区企业境外融资规模以及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品牌效应。
完善产权和股权交易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促进开展面向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交易业务和股权托管业务,为园区企业技术产权交易、并购及创业投资退出拓宽渠道。
促进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加快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报价转让的试点工作,条件成熟时,使该系统成为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孵化器。
(三)创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模式
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争取在条件成熟时,设立面向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关村发展银行和再担保机构,吸引更多的贷款担保机构为园区服务。联合信用中介机构、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进一步推动“信、保、贷”联动业务,继续加大力度实施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解决方案,包括支持高成长科技企业的“瞪羚计划”以及软件企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等。积极推动园区企业发行债券和融资信托计划,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探索信用融资、合同融资、项目融资、结构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支持园区企业实施“中小企业互助信用计划”。
吸引和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实施和创新“开发性金融”合作模式,继续加强并创新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给予优惠利率贷款支持,以及对经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境外高新技术领域提供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综合授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业务提供收汇保障。
(四)完善投融资公共服务功能
搭建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创新投融资公共服务产品,丰富投融资促进活动,整合园区企业、境内外投资机构、各类中介机构以及担保、信用等投融资服务资源,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七、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一)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鼓励和推荐一批成长型企业家到国家有关培训机构、国内外著名大学和企业接受培训和训练。加强园区的创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积累的社会资源,开展针对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培训服务,成为全国现代企业家和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促进一批专业技术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创业投资和实施高端培训等方式,促使园区内一批技术型创业者成长为既懂专业技术,又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精通企业经营的现代企业家。
扩大人才职业化培训。整合园区企业和高校资源,重点做好软件、集成电路等IT专业人才培训,尤其是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加强管理、金融、英语、法律和职业技能等实用性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
建立园区企业与大学间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大力支持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继续发挥大学生中关村就业平台和就业市场的作用,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园区就业。
吸引留学人员。重点推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体系,高效务实的创投孵化体系,共建大学与科学院资源共享体系,项目融资、项目推介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政府资金支持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继续发挥海外联络处宣传、联络和服务的作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服务。到2010年,争取在园区高科技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突破10000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数达到4000家,在全国高新区保持领先地位。留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从现有14家增加到25家,孵化总面积从30万平方米增加到5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留学生回国创业示范基地和集聚区。
继续吸引外国专家来园区工作。畅通外国专家来园区工作渠道,为外国专家在园区的签证、长期居住、子女教育等提供便利。
(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继续推进智力要素参与分配的试点工作。建立对高级人才的奖励制度,鼓励各种智力要素、技术要素以各种合法形式自由参与利益分配和股权分配。
发挥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继续做好“双优评选”活动,树立园区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的良好形象。继续做好“优秀留学人员创业者评选”活动,发挥留学生创业者的榜样力量。
(四)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建立人才信息资源网络和基于中关村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数据库,促进形成人才信息共享机制。
编制并定期发布中关村人才指数。建立中关村人才市场的宏观指数以及具体行业、企业的相关微观指标,评估中关村人才资源整体发展情况,指导人才在园区的合理流动。
促进人才信用环境建设。组建中关村人才信用联盟,积极吸纳园区优秀诚信企业加入。建立推荐信制度,形成园区人才发展成长的良好环境。
促进高素质人才就业。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为高素质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通过国内外高级猎头公司等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到园区服务,形成园区高端人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