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

  1.完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凝聚政、产、学、研、用等各方的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覆盖信息产业各领域的各类公共技术开发平台,重点是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元器件和嵌入式软件等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强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大型龙头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产业公共技术开发平台、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建设IC设计中心、电子工业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院等。完善广东省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集成电路公共设计服务平台、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支持中心、软件中间件公共服务平台等行业性公共服务机构。

  2.组织实施专项推进计划。加大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力度,筛选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专项工程,省市联合、政企互动,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实施广东省数字家庭推进计划,发挥广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和广电服务业的规模优势。组建数字家庭产业发展联盟,重点突破数字电视、数字家庭网关、数字媒体适配器、数字音视频编码等关键性技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力推动数字家庭产品和服务在家庭的广泛应用,提高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专项计划,建设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突破关键显示器件及其配套薄弱的瓶颈。实施无线通信推进专项计划,推动广东省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加快推动数字集群技术在广东省应急联动、医疗救护、市政管理、民航、铁路等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技术的标准化及应用,加快推动利用RFID技术促进粤港通关便利化。

  3.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对各地的高新科技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和软件园等的规划和引导,开展集群治理,通过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和合作,形成特色明显、相互协作、资源优势互补的信息产业集群格局。大力建设珠江三角洲和深圳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广东省建设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家用视听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产业、汽车电子以及新兴娱乐玩具电子产品等七大生产制造基地。重点建设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佛山显示器件产业园和顺德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三个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加快建设东莞计算机产品、江门麦克风、中山音响、粤东电子玩具等园区,形成区域品牌和名牌。

  4.强化产业根植性。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产业协作的企业格局。实施大公司发展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的跨国信息产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大力扶持信息领域民营科技企业。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引资水平,积极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

  5.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境外上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国际投资步伐,提高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大力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产业研发国际化进程。积极引导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省内设立研发机构,重点做好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工作。鼓励本土企业与外商联合开展研发业务。

  (三)完善信息化保障支撑体系,为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加快信息化法规和标准建设。制订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开展Linux政务办公应用系统业务规范、数字家庭产品和服务技术应用规范、RFID标准等的研究制订工作。研究制订财政、财务等经济信息系统数据交换规范。支持和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支持企业的信息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或国际标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