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三、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汕头”的基础条件。对于我市而言,即要着力开展一个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四个公共应用信息平台和三个信息交换中心建设。四个公共应用信息平台包括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三个信息交换中心包括政务网络中心、电子数据中心和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1.信息通信网络体系
  优化完善基础传输网,形成全市各区域、各种类信息网络互联互通的骨干信息传输网。积极应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建设以Ipv6为标准的宽带IP网络,推动传输网向综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宽带信息综合传送平台覆盖我市80%以上地区,承载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和综合信息业务。大力发展接入网,建成一个融数据、图象和话音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接入网。跟踪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情况,规划建设NGN下一代智能网络和3G移动通信网络。
  推动基础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等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
  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逐步实现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
  建设集系统电磁兼容分析、频谱监测信息处理、无线电管理办公自动化为一体的无线电管理综合信息网,实现对上与国家、省无线电管理机构互联,对下与区县无线电管理机构互联;建立完整的无线电频率、台站数据库,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固定监测网和移动监测系统,建设粤东无线电监控中心,实现联网监测、测向等功能,为无线电管理提供完整、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同时提高处理无线电干扰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公共应用信息平台
  (1)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汕头数码科技港)
  汕头信息化建设要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兴办汕头数码科技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建设汕头数码科技港,引导软件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信息化中介服务机构、通信运营企业等入驻园区,旨在拓展汕头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创造局部宽松的创业环境,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之成为汕头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和信息产业新的孵化基地。要通过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资源整合、技术支撑、推广应用、培训服务、展示展览、中介交流及其他休闲服务等功能,努力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企业,重点扶持几家企业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本地信息技术龙头企业。通过汕头数码科技港的建设,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推进我市各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建设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同时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汕头数码科技港分为实体型园区和网络虚拟型园区两大部分开展建设。实体型园区包括软件园新园区、信息服务业园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CA认证分中心、全市电子数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虚拟型园区包括园区网络平台、汕头软件信息库、智能园区管理系统等。
  汕头数码科技港要突出建设面向广大中小企业,服务于从技术、管理到市场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承担行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企业信息化推广、行业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产品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信息交流、人才引进培训等职能,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或创新成本过高的广大中小企业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创新平台,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深化对电子地图的应用,构建全市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主要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取空间数据为参考基准,凭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来“编织”多分辨率、多时态和多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平台,形成以数十万兆基础数据为支撑,由数字地形图、数字遥感图、城市基本地理统计单元信息、人口统计分布信息、地下管网信息、海洋资源信息等数字内容构成的地理信息集成系统。公安、卫生、教育、工商、统计、市政、水利、交通、环保、海洋等职能部门要及时在系统内按规范添加相关最新数据信息,同时,以基础数据平台为背景框架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应用系统。
  (3)电子商务平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