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业社区管理形式。对于一些拥有相对集中独立、生活设施配套的居民生活区,退休人员比较多,有相应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机构的大、中型企业,可以采取企业社区管理形式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
3.依托企业管理形式。对于远离城市的独立的工矿区,当地社区建设水平较低,尚不具备接收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条件的,可依托企业或其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在企业或者由其主管部门确立或者成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机构,具体承担对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4.其他形式。各地可以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确保对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到位的前提下,探索采取其他一些管理服务形式,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点管理服务、委托非营利机构管理服务等。
对上述第2、3两种形式,当地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企业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统一机构名称、统一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服务水平,并引导其随着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逐步移交和当地社区建设的发展,逐步过渡到由街道、社区进行管理服务的这种基本形式。
(二)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产业化路子
1.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化。按照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原则,积极推动政府研究制定有关鼓励、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资建设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人专科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学校等面向老年人生活、医疗、保健、文化等方面的设施,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多渠道投资,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发展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的局面,为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服务的产业化。积极推动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和扶持手段,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微利型或非营利型的社会服务机构,为进入社区并需要获得帮助的退休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等有偿服务项目,使退休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有更多的选择,满足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三、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遇到的突出问题
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各地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解决当前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机构和队伍建设问题
1.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是做好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保证,各地要千方百计抓紧抓好退管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尚未设立专门退管工作机构,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重,企业退休人员多的市,要抓住当前省委、省政府重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机遇,紧密结合本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建设和谐社区的要求,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争取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到机构、经费、人员落实,承担起本地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组织和协调职责。在专门工作机构设立之前,要确定负责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经办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