⒋着力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相结合,走产、学、研联合的路子。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组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咨询机构对接,催生一批技改项目,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⒌千方百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掌握投资导向和投资渠道,多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的支持。加强银企合作,开展银企对接。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挥民间资本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长白。
(二)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
1.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提高运行态势把握能力。建立与重点企业的信息联系渠道,及时、准确传递经济运行的动态信息,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提高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与判断能力,把握宏观走势,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和调节预案;加强对重点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意见和建议;继续做好公共应急事件后勤物资保障工作。
2.抓好安全生产,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加强煤矿、交通、非煤矿山三个重点行业的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汛期等重点时段的安全防范,建立和完善预警预报制度。认真研究节假日和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报,并对重点监管对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
3.继续做好煤电油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加大供求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大宗生产原材料稳定供应。加强成品油监管,确保成品油供应;加强电力市场调控,强化负荷管理和节能管理,完善错峰、避峰、限电应急预案,继续实施摘转供电。建立健全重点物资运输协调机制,保证重点物资运输任务全面落实。
4.加强对重点企业的协调与服务。以新经济增量和重点企业亏损大户为重点,落实包保责任。加大对高成长性企业扶优扶强力度,在政策、要素、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促其快速做大做强。加强对亏损企业的指导,有效提高运行质量,力争亏损企业实现扭亏、减亏30%以上。
5.促进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探索建立节能新机制,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大力开展工业节水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