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矿企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和《深圳市一般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指南》的通知

  3.固定处理
  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骨折。这时,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4.烧伤急救
  (1)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2)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3)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4)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4.2.10.2 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安全保卫组协助。伤员转运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转运重伤员,后转运轻伤员。
  2.根据伤员的受伤性质确定转运的医院。
  3.及时、快速地转运伤员。
  4.转运过程中不停止救护。
  4.3.1 恢复现场
  1.是否恢复现场由总指挥决定,必要时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进行。
  2.应急救援队伍撤离后,确定现场由相关专业部门负责管理。
  3.由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恢复。
  4.恢复包括现场清理和恢复现场所有功能。由企业根据需要安排专业队伍进行相应工作。
  5.恢复现场前应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进行录相、拍照、绘图等。
  6.清理现场需由清理组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7.现场公共设施功能的恢复,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附录三
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

  一、说明
  1.“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是为编制“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供的专项编制指南。
  2.在编制“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参照“深圳市工矿企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行编制。
  相关专项部分内容参照“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进行编制。包括以下章节:
  (1)2分类与分级。
  (2)4.2.7 抢险救援。
  (3)4.2.10 医疗与卫生。
  (4)4.3.1 恢复现场。
  3.“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在编制时,文本结构与“深圳市工矿企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结构一致。“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编写时的序号名称与“深圳市工矿企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序号名称相对应。
  二、露天采石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要求
  2 分类与分级
  2.1 企业概况
  2.1.1 基本情况
  ××××采石场位于深圳市××区×××,是从事露天开采×××矿的矿场,目前年生产能力×××万吨。单位现有员工×××人(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名),山体状况×××,周围情况(道路、河流、堤坝…),气候状况(降雨、雷电)。采石场采用台阶式开采方式进行机械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大作业事故隐患。
  2.1.2 常见重大事故类型
  坍塌事故、爆破事故、坠落事故等事故为露天采石场常见重大事故。
  2.1.3 主要危险源(点)种类及分布
  按露天采石场常见重大事故类型对危险源(点)的分布分析。
  2.1.3.1 坍塌事故
  采石场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岩层松脱、掏采、放炮等均易造成山石脱落,甚至形成坍塌,导致人员伤亡。
  主要危险源有:
  1.存在浮石的采剥工作面。
  2.形成了伞檐、根底和空洞的采剥工作面。
  3.有裂隙的采剥工作面。
  4.可能产生塌滑的边帮。
  5.粉料库。
  6.超过规定高度和坡度的台阶等。
  2.1.3.2 爆破事故
  在采石场爆破开采过程中若爆破操作及瞎炮处理不当、爆破器材管理不当,可能引发爆破伤亡事件,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石迸溅打击等二次事故。
  主要危险源有爆破的警戒区域;存有瞎炮的区域;爆破后规定的等待时间内的爆破地点;超过规定用药量的爆破地点;结构、位置和方向不能防止飞石危害的避炮洞(棚);爆破器材储存的专用仓库和储存室;未及时清点回库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相邻采石场爆破作业可能危及到的区域等。
  2.1.3.3 坠落事故
  山腰打炮眼等高处作业中,由于管理指挥不当、防护措施不力、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小工作台面运行、岩层剥落会引发大面积人员坠落、伤亡。
  主要危险源:距离地面高度2米以上的作业;坡度超过30度的坡面上的作业;安全绳没有拴在牢固地点的作业;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的作业;矿场内有坠入危险的钻孔、废弃的井巷、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区域内的作业;挖掘机等重型设备距平台边缘小于2米的地段内行驶、停留和工作等。
  2.1.4 重大事故危害特性
  1.采石场发生坍塌事故,将导致大面积的山体石块剥落、石块坍落、石崖崩塌、滚落石块砸伤作业人员、作业人员被滚落石块掩埋、砸坏设备设施等,从而造成相关作业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2.采石场发生爆破事故,将会造成作业人员当场被炸伤亡,引起坍塌及相关财产损坏,危及周边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3.采石场发生坠落事故,将会造成作业人员摔伤、死亡。
  2.2 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单位露天采石场生产事故原则上分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2.2.1 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事态较复杂,对本单位范围内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企业调度本单位有关部门就能够处理的事故。
  2.2.2 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事态复杂,对本单位范围以外的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调度本区域内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指挥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才能够处理的事故。
  4.2.7 抢险救援
  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现场了解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判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及是否需要外界援助,为抢险决策提供依据。
  2.将现场工作区域划分为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危险区域是事故发生的地方,一般人员不得进入;缓冲区域是进行净化和限制通过的区域,只有受过训练的净化人员可以在这里工作;安全区域是指挥和准备区域,只有应急人员和必要的专家能在这个区域工作。
  3.核实现场作业人数和被困人员人数。
  4.根据事故情况预判受困人员所在的位置。
  5.根据事故性质和现场状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准备进入现场搜救。
  6.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呼吸器、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7.组织救援人员、设备进入现场进行搜查。根据现场预判情况决定采用人工、机械设备进行抢险作业。
  8.发现有受伤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将受伤者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对已停止呼吸者,应立即不间断地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转送医院。
  4.2.10 医疗与卫生
  4.2.10.1 伤员现场救护
  4.2.10.1.1 外伤应急处理
  1.止血急救。
  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2.包扎处理。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3.骨折固定处理。
  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