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2006年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白皮书
(二○○六年二月)
前 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食品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大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最大民生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2005年6月,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议案,并交由市政府办理,同年9月,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议案的办理方案》,于9月27日经市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并获原则通过,由此揭开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的一页。
2005年10月21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创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总体目标,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在全市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责任风暴”,随后下发的“1+6”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制,全面推行公共政策、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2006年首先在食品安全、环保、城管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试行,要按年度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在人大议案办理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现编制发布2006年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白皮书,藉此表明我市各级政府和各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
目 录
一、我市食品安全形势和现状
二、我市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职责
三、2006年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一) 工作目标
(二) 工作任务
四、督查与考核
一、我市食品安全形势和现状
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以来,经济和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我市食品行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日趋规范,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猖獗的势头得到有力遏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食品安全得到多方面的强力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市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650家,其中涌现了南海油脂、晨光乳业、金威啤酒等获中国名牌或正在申报中国名牌的知名企业。在流通领域,我市拥有包括天虹、华润万家、岁宝、新一佳、人人乐等大型连锁企业在内100多家经营食品的超市。在消费领域,我市的餐饮企业达到6万多家。在农产品种植、养殖领域,共有粮食总播种面积0.5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3.79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7.32万亩,生猪年出栏量67万头。
近几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在最近几年间,通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尤其是在2005年,通过办理市四届人大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议案,大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全面清理无证无照经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使我市食品安全形势逐渐趋向好转。2005年,我市蔬菜合格率由2004年的90%上升至91.1%,上升了1.1%;生猪“瘦肉精”合格率稳定在96%左右;水产品氯霉素监测合格率为99.8%;我市企业生产食品的抽样合格率为84.40%,比上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食品污染物监测合格率为90.67%,比上年提高12.92%;45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266个市场开展了食品准入管理,占总数的83.13%;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面完成,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行;全市米、面、油、酱、醋等老5类和食盐,以及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新10类食品全面实施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市场安全准入管理。同时,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综合监督和工商、质监、卫生、农林渔业等部门具体监管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逐步走向成熟。
二、我市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职责
(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负责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依法行使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依法组织、协调全市重大、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救援工作。
4.组织有关部门拟定、修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5.组织有关部门拟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的专项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