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省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
省政协委员对政府工作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闽政办[2006]23号)


省直有关单位:

  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对省政府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黄小晶省长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分厅局领任务,列出明细表,认真研究,专人负责”。为此,我厅对省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解,根据职能分工,明确了主办、协办单位和负责人,形成了《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委员对省政府工作意见和建议分解表》(见附件)。请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对承办的工作逐条加以细化,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密切配合,抓好落实。今年6月底,各主办单位要将工作进展情况反馈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协调处,联系电话:87802244),省政府办公厅将适时开展督查。

  附件: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委员对省政府工作意见和建议分解表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八日

  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委员
  对省政府工作意见和建议分解表

┌──────────────────────────┬───────┬──────────┐
│           内   容           │  主办单位  │ 协办单位和责任人 │
│                          │  和责任人  │          │
├──────────────────────────┼───────┼──────────┤
│1、加强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高度重视农村村容村貌建 │  省建设厅  │ 省财政厅(陈青文) │
│设。结合当地人文资源和产业发展特色,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王知瑞) │ 省农办(林义杰) │
│、观光休闲农业、民俗旅游业等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村镇规划│       │          │
│。严格按照规划对农村地区进行建设管理,同时在政策上给│       │          │
│予优惠,财政上给予支持,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          │
├──────────────────────────┼───────┼──────────┤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和医疗保障工作。加大对基层医院和 │  省卫生厅  │ 省财政厅(王永礼) │
│农村卫生院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医疗│ (阮诗玮) │ 省民政厅(江华先) │
│卫生设施和队伍建设,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积极开展新│       │          │
│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试点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看病难、看病│       │          │
│贵的问题。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解决好农民因病│       │          │
│致贫、返贫问题。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在有条件的│       │          │
│地区可试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解决│       │          │
│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       │          │
├──────────────────────────┼───────┼──────────┤
│3、逐步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低保和医保问题 │  省财政厅  │ 省民政厅(江华先) │
│:                         │ (王永礼) │ 省卫生厅(阮诗玮) │
│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 省国土资源厅 │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
│难,政府新增财力要向“三农”倾斜,建立最低农村低保和│ (林依标) │   (江作梁)   │
│医保的供应保障机制。                │       │          │
│研究制定政策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解决其后顾│       │          │
│之忧。                       │       │          │
├──────────────────────────┼───────┼──────────┤
│4、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规范林业产权改革,促进我 │  省农办  │ 省林业厅(柴喜堂) │
│省林业发展。研究开发、推广应用食用菌技术,大力发展菌│ (林义杰) │ 省农业厅(朱淑芳) │
│草循环经济。做好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出台相关的法规加│       │ 省科技厅(庄荣文) │
│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规范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  │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
│5、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 │ 省环境保护局 │ 省农业厅(朱淑芳) │
│效管理机制。以防治土壤污染和农村饮用水保护为重点,大│ (叶南斗) │ 省水利厅(吴章云) │
│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设立农村环境保护基金,加│       │          │
│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加大对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提高│       │          │
│群众的环保意识。                  │       │          │
├──────────────────────────┼───────┼──────────┤
│6、制定出台政策,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支持乡村兽医院建设 │  省农业厅  │ 省财政厅(陈小平) │
│,解决当前农村兽医、兽药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 (朱淑芳) │          │
├──────────────────────────┼───────┼──────────┤
│7、进一步做好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规划。全面、科学地认 │  省发改委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识我省海洋资源的基础和优势,界定海洋经济强省的范围和│ (刘群心) │   (黄世峰)   │
│主要量化指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海洋经│       │          │
│济的竞争力。                    │       │          │
├──────────────────────────┼───────┼──────────┤
│8、加快海洋渔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视抓好海洋产 │省海洋与渔业局│          │
│品的精深加工,提升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发展休闲渔业、观│ (黄世峰) │          │
│光渔业和都市渔业等新兴渔业,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扶持发│       │          │
│展远洋渔业,积极发展渔业第二、三产业,不断促进渔业经│       │          │
│济结构优化,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增强渔业实力│       │          │
│,增加渔民收入。                  │       │          │
├──────────────────────────┼───────┼──────────┤
│9、加强海洋环境治理。实施“碧海行动”等治污工程,加 │ 省环境保护局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强陆源污染物处理,强化沿海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测和治理工│ (叶南斗) │   (黄世峰)   │
│作,加强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加强对海域资源和滩涂水│       │ 省海事局(李伟) │
│域的保护,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环保│       │          │
│意识。加强对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避免造成重大的│       │          │
│人员、经济损失和可能引发海洋生态环境灾难。     │       │          │
├──────────────────────────┼───────┼──────────┤
│10、进一步强化政府有关部门职能,突破行政区划,加大沿│  省发改委  │ 省交通厅(马继列) │
│海港湾资源整合力度,形成统一的口岸协调管理机制和工作│ (张志南) │ 省口岸办(陈松青) │
│机构。                       │       │          │
├──────────────────────────┼───────┼──────────┤
│11、尽快理顺省属六家文艺表演团体等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  省文化厅  │          │
│体制,完善文化政策和法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繁│ (陈立华) │          │
│荣文化市场。                    │       │          │
├──────────────────────────┼───────┼──────────┤
│12、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镇、村文化基础│  省文化厅  │ 省财政厅(陈小平) │
│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文化事业从业人员的编制,加强对民间│ (陈立华) │          │
│文化的抢救保护,关心爱护民间艺人。积极组织文化“三下│       │          │
│乡”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       │          │
├──────────────────────────┼───────┼──────────┤
│13、充分发挥闽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整合文化资源,促进│  省文化厅  │ 省旅游局(郑维荣) │
│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结合,不断提高我省文化事业竞争力│ (陈立华) │          │
│。抢救、保护、利用福州的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资源,为文│       │          │
│化强省增添色彩,为旅游和经济建设等提供有利环境。  │       │          │
├──────────────────────────┼───────┼──────────┤
│14、积极保护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做大做强民间艺术产业。│  省文化厅  │ 省台办(韦中慈) │
│把民营戏曲剧团建设纳入全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规│ (陈立华) │          │
│划中,加强民营戏曲剧团及其民间演出市场管理。积极采集│       │          │
│、发掘、抢救、整理、研究、保存和传授漳州布袋木偶艺术│       │          │
│,加强与台湾演艺界同行的交流合作。         │       │          │
├──────────────────────────┼───────┼──────────┤
│15、用活用足“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政策,进一步加│  省农业厅  │ 省台办(韦中慈) │
│强闽台农业合作。建立稳定的闽台农业合作机制,如开展闽│ (朱淑芳) │ 省科技厅(庄荣文) │
│台农业合作论坛、信息交流、乡镇相互交流、闽台人士共同│       │          │
│参与领导、科技部门对口交流合作、闽台新闻媒体互访和联│       │          │
│合采访等。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为台湾优秀农民│       │          │
│来闽开发投资创造空间。               │       │          │
├──────────────────────────┼───────┼──────────┤
│16、积极争取中央给予福建特殊政策,使福建成为“海峡西│  省台办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岸和平合作试验区”。支持福建省各民主党派在中共的领导│ (韦中慈) │ 省外经贸厅(杨彪) │
│下与台湾开展党际交流。各级人大、政协可留出适当代表、│       │ 省农业厅(朱淑芳) │
│委员名额给在闽台商,使其享有参政议政权,部分地方政府│       │ 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可招聘有专长的台湾同胞任政府顾问或雇员,条件符合的也│       │   (孙颖杰)   │
│可考虑担任副县(市、区)长。在经济方面,适当放宽台湾 │       │          │
│商业零售业、贸易公司、旅行社、信息咨询服务业、医疗机│       │          │
│构等服务行业进入福建的准入条件和范围。允许台资企业在│       │          │
│闽开办人民币业务和台币兑换业务。将实行零关税进入福建│       │          │
│的台湾水果从21种扩大到所有水果。          │       │          │
├──────────────────────────┼───────┼──────────┤
│17、扩大两岸民间往来交流。积极争取中央给福建省副省级│  省台办  │ 省公安厅(张建生) │
│以下人员赴台的审批权。在条件成熟时可开放台胞持有效证│ (韦中慈) │ 省旅游局(陈扬标) │
│件,通过直航或通过金马地区直接进入福建,适当延长台胞│       │ 省教育厅(杨辉) │
│证的签发期,还可考虑签发长期居住证(绿卡)。合理简化│       │          │
│福建居民赴“金马游”的办证手续。设立两岸青少年交流基│       │          │
│金、基地和台湾青年学者创业园,加强两岸青少年双向交流│       │          │
│。建立台胞宗族档案等,强化闽台同宗同族的观念,增进台│       │          │
│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          │
├──────────────────────────┼───────┼──────────┤
│18、加强闽台文化交流。充分发挥闽台两地语言、文化、民│  省台办  │ 省文化厅(陈立华) │
│俗、宗教同源的优势,推动闽台以妈祖信仰、寻根谒祖、闽│ (韦中慈) │ 省卫生厅(阮诗玮) │
│南文化、客家文化、乡情乡谊及学术、卫生、体育、戏剧等│       │ 省体育局(徐正国) │
│载体开展交流,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认同。 │       │          │
├──────────────────────────┼───────┼──────────┤
│19、加强在东欧、阿根廷、南非的侨务工作。在东欧、阿根│  省侨办  │ 省外经贸厅(杨彪) │
│廷、南非的新侨中,福建人占了很大比例,这些新侨对祖国│ (黄少萍) │          │
│有着很深的感情,要大力宣传“海西”战略,以优惠政策吸│       │          │
│引他们回到福建投资兴业。              │       │          │
├──────────────────────────┼───────┼──────────┤
│20、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强就业人员│  省劳动和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就业技能等职业培训,促进有效就业。健全下岗失业妇女再│ 社会保障厅 │ 省民政厅(高雪玉) │
│就业援助政策,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 (赖诗卿) │ 省妇联(马义英) │
│力度,鼓励福利企业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       │       │ 省残联(杨小波) │
├──────────────────────────┼───────┼──────────┤
│21、用法律和政策手段保障弱势群众的利益。研究解决农民│  省劳动和  │ 省财政厅(王永礼) │
│工的低工资、工伤劳动保险问题的办法,建立起解决农民工│ 社会保障厅 │          │
│维权问题的长效机制。由财政支付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经济补│ (江作梁) │          │
│偿问题,对于困难企业以及无力参加医保、养老保险的职工│       │          │
│,建议财政预算预留一块资金,以解决他们的困难,提高调│       │          │
│整早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幅度。           │       │          │
├──────────────────────────┼───────┼──────────┤
│22、调整行业与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研究制定有效措施,调│  省财政厅  │ 省人事厅(杨雁雄) │
│整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较大的收入差距。缩小贫困地区与发│ (王永礼) │ 省国资委(林文生) │
│达地区工资收入差距。                │       │          │
├──────────────────────────┼───────┼──────────┤
│23、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对贫困县的资│  省发改委  │ 省农办(林义杰) │
│金补助力度,促进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山区农村公│ (刘群心) │ 省农业厅(朱淑芳) │
│路路面硬化工程的资金配套,在产业布局和项目安排上要充│       │ 省交通厅(许莹) │
│分考虑农村,以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进一步落实加快民族│       │ 省财政厅(陈青文) │
│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帮扶│       │ 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厅 │
│,促进各民族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       │  (钟安、雷斌)  │
├──────────────────────────┼───────┼──────────┤
│24、构建全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卫│  省经贸委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生安全。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风险评估评价体│ (郑李亭) │   (李德仁)   │
│系,进一步完善我省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协调,完善食品安│       │ 省农业厅(朱淑芳) │
│全应急机制。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畜牧业、│       │  省海洋与渔业局  │
│种植业、水产品的检测,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日常检查监督│       │   (黄世峰)   │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       │          │
│作用,大力提倡诚信经营。              │       │          │
├──────────────────────────┼───────┼──────────┤
│25、加大对《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的宣│  省经贸委  │          │
│传力度,表彰宣传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形│ (郑李亭) │          │
│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       │          │
├──────────────────────────┼───────┼──────────┤
│26、组织清理和修订过去出台的涉及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性│  省经贸委  │          │
│规定,清除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不│ (郑李亭) │          │
│一致的政策。加强对《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       │          │
│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       │          │
├──────────────────────────┼───────┼──────────┤
│27、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联系党和政府与民营经济人士的纽│  省工商联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带作用,提高工商联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水平,积极主动联系│ (邱家赞) │          │
│政府部门,建立与政府部门工作协调机制,促进民营经济迅│       │          │
│速健康发展。                    │       │          │
├──────────────────────────┼───────┼──────────┤
│28、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多│ 中国人民银行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的贷款政策优惠和支持,使之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民营企│ 福州中心支行 │          │
│业进行整合,实施资本和技术大联合,以利其参与重要项目│ (晏露蓉) │          │
│、大项目的建设。                  │       │          │
├──────────────────────────┼───────┼──────────┤
│29、加大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扶持力度。适当降低高新技术│  省人事厅  │ 省科技厅(庄荣文) │
│企业入园的条件,制定全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统一的优惠政策│ (杨雁雄) │          │
│,加强园区基础和服务实施建设,吸引留学人员入园,提高│       │          │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          │       │          │
├──────────────────────────┼───────┼──────────┤
│30、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各级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  省教育厅  │ 省人事厅(杨雁雄) │
│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案,加强宣│  (刘平)  │省劳动保障厅(赖诗卿│
│传,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给予职业教育学院│       │     )     │
│与高校一样的优惠政策和评聘机制,吸引特殊人才。建立合│       │          │
│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培养出高、中、初级等不同层次的│       │          │
│各种职业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       │          │
├──────────────────────────┼───────┼──────────┤
│31、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对经济条件较发达的沿海县│  省教育厅  │          │
│市可安排在近两年内实行义务教育“两免”制度,对经济欠│ (张程远) │          │
│发达地区可分步推进,对特别困难地区要给予重点扶持,使│       │          │
│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义务教育。          │       │          │
├──────────────────────────┼───────┼──────────┤
│32、大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  省教育厅  │ 省财政厅(陈小平) │
│内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高校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 (郑祖宪) │ 省物价局(曹海伦) │
│支持,对大学城建设中高校的巨额贷款给予政府贴息。要根│       │          │
│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核定高校的收费标准。加大与海峡│       │          │
│东岸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交流,增进了解,取长补短,提升我│       │          │
│省高校的品牌和影响力。               │       │          │
├──────────────────────────┼───────┼──────────┤
│33、尽快研究出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  省教育厅  │ 省财政厅(陈小平) │
│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的意见,制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总│(刘平、张程远│          │
│体规划。制定相应的助学措施,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困难│   )   │          │
│。                         │       │          │
├──────────────────────────┼───────┼──────────┤
│34、提升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已有企业│  省经贸委  │ 省科技厅(庄荣文) │
│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一批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申│ (郑李亭) │ 省外经贸厅(杨彪) │
│报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鼓励和引导在闽投资的跨国公司、│       │          │
│外商投资企业把其技术研发中心转移到福建。继续引导企业│       │          │
│申办博士后工作站,提高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企业│       │          │
│的技术创新能力。                  │       │          │
├──────────────────────────┼───────┼──────────┤
│35、坚持社会化、多元化发展方向,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传│  省科技厅  │ 省教育厅(薛卫民) │
│统研发模式,采取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分工│ (庄荣文) │ 省经贸委(郑李亭) │
│协作和人才互补等多种模式,建立和促进“产学研”合作的│       │          │
│新模式,促进技术创新。               │       │          │
├──────────────────────────┼───────┼──────────┤
│36、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出台对专利尤│  省科技厅  │ 知识产权局(黄威) │
│其是发明类专利激励政策和具体措施,完善知识产权执法监│ (庄荣文) │          │
│督体系,加大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严│       │          │
│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切实维护研发机构和人员│       │          │
│的合法权益。                    │       │          │
├──────────────────────────┼───────┼──────────┤
│37、根据我省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  省科技厅  │ 省人事厅(杨雁雄) │
│,认真做好研发机构的规划建设。在福州建立以材料科学、│ (庄荣文) │          │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环保及新能源等研发中心│       │          │
│为主体的福建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制定促进研究机构建设│       │          │
│的相关政策。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备的科技创新│       │          │
│体系,增加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创建大联合大协作的│       │          │
│工作机制,切实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          │
├──────────────────────────┼───────┼──────────┤
│38、强化依法执政意识,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要进一步│  省监察厅  │          │
│建立健全政府办事窗口的服务承诺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依│ (曾元益) │          │
│法执政意识,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解决老百│       │          │
│姓到政府部门办事难等问题,树立起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          │
├──────────────────────────┼───────┼──────────┤
│39、建立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 省政府办公厅 │  省有关部门及  │
│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我省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       │  各设区市政府  │
│件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可能遇到的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小│       │          │
│到最低限度。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防灾抗灾的│       │          │
│能力和水平。提高全民自我保护意识,将灾害预防工作融入│       │          │
│中小学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应急训练,努力提高│       │          │
│社会公众对公共危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          │
├──────────────────────────┼───────┼──────────┤
│40、重视和推动行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险,促进安全生产,减│  省经贸委  │ 省安监局(施惠财) │
│少政府对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 (郑李亭) │          │
├──────────────────────────┼───────┼──────────┤
│41、做好信访和社会矛盾排查工作。建议政府专门成立投诉│  省信访局  │          │
│机构,增加政府办事的透明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建立信│ (翁泽生) │          │
│访上访举报调查处理机制,对社会突出的矛盾要及时做好疏│       │          │
│导、引导工作,以理顺群众情绪,化解干群矛盾。    │       │          │
└──────────────────────────┴───────┴──────────┘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