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旅游区。坚持走保护与发展并举之路,继续加大对乌镇、西塘、南浔等古镇的保护力度,保护水乡古镇风貌的整体框架,加快古镇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进程。
依照规划,加快景点景区建设,增添一批反映江南特有的水乡风味的设施,恢复和延伸传统的民间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经营公司和旅行社的合作,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一步打响水乡古镇品牌。
民俗文化旅游区。发挥浙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海宁盐官、绍兴安昌、景宁畲乡、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村、江山廿八都、仙居皤滩、临海桃渚军事古镇等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活动,推进浙江民俗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4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
以信息化为先导,突出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打造四大出版物及包装装潢印刷区块。
杭州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基地。以亚洲包装中心落户杭州为契机,加大杭州出版物和包装装潢印刷业的研发、科技集成,促进产业链的延伸,着力发展出版物印刷、高档包装装潢印刷、特色印刷。加快培育和孵化一批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行业的重点企业,推动出版物印刷和包装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一批世界包装产品品牌,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出版物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区。
宁波包装装潢印刷区。以宁波市区、慈溪市、余姚市为核心区域,以建设具有印刷材料、机械和印前、印后配套服务等综合性能的宁波印刷集聚区和全市统一的包装印刷产业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企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扩展,进一步发展特色印刷门类和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力争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领先行列。
苍南包装印刷工业区。继续扩大胶印、发展柔印、稳定凹印和丝印,大力发展精细包装装潢印刷和多种绿色环保的印后整饰工艺,提高苍南包装装潢印刷的整体实力和水平。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扶持龙头企业以及集中布点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印刷企业行为,引导区域印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义乌包装印刷生产区。着重发展以服装、袜业包装印刷为特色的包装装潢印刷和挂历、年画印刷,服务于中国小商品城和当地产业。同时要加快建立规范的印刷工业集聚区,引导企业向集聚区集中。
5文体用品贸易。
作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义乌文体专业市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文体用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出口基地。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义乌)文体用品贸易博览会和中国文化用品贸易网等现代化商贸平台建设,加强市场的仓储、物流、海关、金融、商检、保险、信息网络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带动浙江和我国文体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快杭州、温州等地文体用品专业市场区块的建设培育。
五、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和载体。通过做强大型国有文化集团、壮大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浙江国有、民营、外资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浙江文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做强大型国有文化集团。
重点抓好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文化广电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通过联合、控股、收购、兼并、改制等途径,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国有经营性集团公司等独立法人实体,努力建成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全国大型综合性现代传媒产业集团。积极探索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相分离的运营机制,鼓励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加快推进浙江国有文化集团的集约化发展。
1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整合频道资源,加快与市县广播电视的联合、合作步伐,组建集团网络控股公司。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产业,积极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努力建成全国大型综合性现代传媒产业集团。
2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加强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全面提升报刊、网站、印务、发行、广告等核心业务发展水平,力争发展成为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前列的大型综合性传媒产业集团。
3浙江出版联合集团。
推进集团整体改制,增强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媒体的市场运营能力。加大资本整合,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多媒体经营,努力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