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散在的人禽流感临床诊断病例;
② 实验室确诊病例;
③输入性病例(尚未发生人传人)。
重大疫情(Ⅱ级):省内出现多点聚集性病例(未发生人传人或仅局限的人传人)。
特别重大疫情(Ⅰ级):省内出现人传人病例,发生人禽流感暴发或流行。
(二)健康教育响应等级。依照禽流感疫情、人感染禽流感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范围和影响大小、流行特征等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后,采取下述不同响应等级。
⒈一般疫情反应:一般疫情(Ⅳ级)发生10天内,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及时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宣传普及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知识,教育群众发现病死家禽时,及时报告,并做到不宰杀、不销售、不贩运、不食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告知群众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具体要求:
⑴制定实施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⑵组织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发挥肯干人员作用。
⑶确定并提供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⑷协调指导大众传媒宣传卫生防病知识。
⑸组织编印卫生宣传材料。在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地方,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向家禽饲养、运输、加工、销售行业的禽流感易感人群和城乡居民广发宣传材料。
⑹社会动员。采取多种措施,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各有关部门,建立纵横工作网络,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要组织开展防控人感染禽流感宣传周活动,在城乡掀起健康教育活动高潮。充分发挥村(居)委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作用,促使人人参与。
⑺做好疫情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⒉较大疫情反应:在发生较大疫情(Ⅲ级)后,健康教育机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进一步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与建议。在一般疫情反应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运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的积极作用。广泛利用农村、街道、公共场所的宣传栏、科普画栏、板报等进行宣传。广发宣传材料,确保疫区的家庭、易感人群及流动人口资料入户到人。利用卫生网站和开通咨询热线宣传普及防控知识,为社会人群答疑解难。
要结合疫情发展的主要卫生问题,针对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及时调整宣教策略,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相信科学,相信政府,建立自信,防止不必要的恐慌,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要告知疫区外群众不要赴疫区探亲旅游,疫区群众要服从并配合疫情管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