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面推进2006年春运规范化建设
根据客流调查预测情况分析,2006年广州地区春运具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客流量仍然很大。据省劳动保障厅预测,2005年全省劳动力流动人口总数约为2200万人,比2004年增长10%。二是客流高峰期集中。据省教育厅反映,2006年全省高校放寒假时间主要集中在1月10日至20日,在校学生87万人中,外省生源约占30%,学生客流与外来务工客流重叠。三是天气不理想。预计春运期间天气以寒冷多雨为主,给旅客运输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四是旅游人数上升。根据2005年国庆“黄金周”的情况分析,2006年春节期间,广州地区接待和外出旅游人数将较2005年将有所增加,给广州地区春运带来一定的客流压力。
2006年春运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级政府、各交通运输单位及有关管理部门一定要把做好春运及组织外来务工人员有序流动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和谐广州”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实现春运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并最终实现正常化为目标,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早着手、早研究、早计划、早部署。
(一)健全机制,预防禽流感等疾病的传播,确保春运工作安全。
各单位、各部门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按照《广州地区春节客运应急方案》的要求以及各自职责分工,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2006年春运应急预案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重点完善以下预案: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群体聚众闹事应急预案;恐怖事件应急预案;受天气影响致使大量旅客滞留应急预案;重点防范地区应急预案。各单位、各部门一定要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不断细化、完善应急方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要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严密控制,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二是各运输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特别是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对投入春运的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及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加强易燃、易爆及其它危险物品查堵力度,禁止旅客携带“三品”进站乘坐车、船、飞机等运输工具,杜绝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是公安、交通部门要巩固公路“治超”工作的大好形势,继续加大监控力度,严厉查处超速、超载等违章行为,对超过核载人数20%以上的客运车辆,要坚决采取就地卸客转运的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