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的通知

  鼓励用人单位创新吸引人才的方式,加大投入,改善引进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高层次的海内外专业技术人员来粤工作。
  通过“名医工程”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我省新添医学院士2-3名,培养造就10名左右的全国杰出中青年专家、50名左右的全省著名医学专家。
  2、“公共卫生人才工程”
  ①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备能够熟练掌握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管理、消毒和控制病媒生物危害、实验室检验等相关技能人员。明确各类人员的准入标准和条件,实行考试上岗制度。进一步整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调整、充实现场流行病学、计划免疫和现场处置专业人才,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力量。具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人员数量的比例在规定编制内为:国家级和省级20-30%、设区的市级30-40%、县级40-50%。
  加强疾控人员在职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展“全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省疾控机构的4000名人员(省级100名、市级900名、县级3000名)进行培训。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培训方法,围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的六种能力进行培训:一是独立开展流行病学现场组织、实施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规范化调查和处理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的宣讲能力和与媒体沟通的能力;四是指导现场实践活动,并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五是撰写技术方案和调查报告的能力;六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疾控机构人员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骨干队伍的目标。
  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建设,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和卫生应急的公共卫生专家,30名左右的省级流行病学、实验检测、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等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一批业务骨干。
  ②医疗救治队伍的建设。省根据应对突发公共医疗救治工作的需要,成立不同类别的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专家组,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重大创伤、生化和不明原因疾病、核辐射应急、心理干预等救治队伍,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评估、技术指导和现场应急处理。“十一五”期间,省和各地级以上市组建若干支随时能够处置突发疫情的机动应急医疗卫生队伍,并逐步充实、完善,作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力量。
  通过建立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层层落实的科学的培训体系,根据医疗救治人才队伍的培训要求,对全省的医疗救治队伍进行培训,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全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队伍的素质,应对各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