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放物料;
(二)在滩地和冰面设置游乐及为其服务的设施;
(三)爆破、钻探、挖洞、打桩、开渠、挖筑渔池等;
(四)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
第二十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倾倒矿渣、煤灰、残土、垃圾等废弃物和带有杂物、融雪剂的冰雪;
(二)种植高棵树木、农作物(护堤林、防浪林除外);
(三)排放、掩埋有毒有害物质;
(四)在堤身及护堤地内建房、打井、埋葬、晒粮、挖掘草皮、取土挖洞、扒道口、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等;
(五)损坏防洪工程、水文监测、防洪照明通讯等设施;
(六)擅自砍伐或者损坏防浪、护堤林木;
(七)在各种水利标志附近设置障碍物;
(八)搬动、破坏护坡石,在堤顶、堤坡插钎;
(九)其他有碍河道治理、防洪安全及水文监测环境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松花江、牡丹江、拉林河、呼兰河堤防背水面300米以内,其他江河堤防背水面100米以内为堤防工程保护区。
在堤防工程保护区内,不得擅自钻探、打深井和修筑地下工程,特殊情况需要钻探、打深井和修筑地下工程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批准,并由建设单位负责进行安全处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处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八条 河道堤防的防汛岁修费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负担,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和截留。
第二十九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河道工程养护,保持河道的整体功能,有计划地营造护堤护岸林草,保护滩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第四章 采砂管理
第三十条 河道内采砂(含取土)实行统一规划。采砂规划由市、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分级制定。
河道采砂规划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防洪、河道整治及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符合环境保护、防洪安全和航道畅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