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妥善处理无偿献血量化目标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各区县应严格落实市政府下达的辖区献血目标,原则上区县之间不作调整。但在实施过程中因工作以外因素确需调整(减少或增加)以及区县之间企事业单位献血属地管理转移的,由市血液管理办公室在2006年10月份统一解决。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与完善三个预案或程序
(一)缺血应急预案(包括Rh阴性缺血)。在市卫生系统医务人员、市红十字会会员、大学生志愿者、团市委青年志愿者队伍、驻沪部队官兵中建立一支13000人的应急献血队伍,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献(如启动,其献血量不计入区县无偿献血量化目标)。
(二)血库偏型、偏多纠正预案。按照“先控制社区、企事业等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再控制自愿无偿献血”的原则,视情况逐步采取控制体检人数、推延社区与企事业等单位无偿献血日程安排、暂缓区县血站送血,以及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屋婉劝与预约等方式,做到各方理解、有序控制。
(三)预案事先预警、正式启动的程序。从认识先兆,集体分析与甄别,早期排解,及时上报,统一启动,发布信息,失误问责等环节入手,制定预警与启动程序,做到过程控制、衔接有序、有条不紊。
三、加强组织网络,组建实务性与协作性两个组织
(一)组建分类管理工作组。工作组由市血液管理办公室、市血液中心与部分区县血液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与专家组成。其职能是指导和配合有关采供血机构和区县血液管理机构落实好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屋、高校献血的工作目标,统筹解决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屋、高校献血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自愿无偿献血。
(二)组建区域无偿献血协作小组。拟成立四个区域无偿献血协作小组,包括第一协作小组(徐汇、卢湾、黄浦、静安、虹口),第二协作小组(闸北、宝山、长宁、闵行、杨浦、普陀),第三协作小组(新区、南汇、奉贤、金山),第四协作小组(崇明、松江、青浦、嘉定)。其职能是有的放矢地探讨无偿献血招募策略,共同诊断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纠正措施,互相帮助、督促,保证无偿献血量化目标的完成,加大团体自愿无偿献血招募力度。
四、加强氛围营造,强化社会宣传和献血者关爱两项措施
各级血液管理机构和采供血机构要做好献血宣传的年度策划和效果评估工作,要进一步争取宣传部门和媒体对公益性宣传的支持,及时更新公益性广告,增加在主要媒体和黄金时段的播出频率,结合节假日加强主题活动的宣传策划,切实提高献血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