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掌握眼球及折光装置的名称、形态构造及功能;眼副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中耳的组成、鼓室各壁的名称、咽鼓管的位置;内耳的位置、分部;骨迷路的组成。熟悉外耳道、鼓膜的形态;声波传导途径。
6、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常用术语;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灰质的分部、白质的分部、主要传导束的名称及功能;脑干的外形、主要传导束的功能;小脑的位置和外形;下丘脑的位置及组成;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和回的名称及分叶;基底核的组成和形态位置及功能;大脑皮质的重要功能定位;内囊的位置、分部、各部的组成及临床意义;脑和脊髓的主要传导通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系统、脑的血管;掌握脊神经的组成、纤维成分;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及各丛的主要分支和分布概况;脑神经的名称、序号、纤维成分、分支和分布。熟悉背侧丘脑的分部。熟悉背侧丘脑腹后核、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功能。
7、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其紧邻的神经;乳房的形态、位置、构造;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肋膈隐窝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纵隔的概念、分部;腹直肌鞘的构成;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内容物,腹股沟三角的构成;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广义会阴及狭义会阴的概念;股三角的位置、边界和内容。
8、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意义。熟悉兴奋性与阈值的概念及关系;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及意义。
9、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特点。熟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形成的离子基础;动作电位的引起及传导的基本原理;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及特点;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10、掌握血浆渗透压形成及其生理意义;ABO血型的分型及临床输血原则。熟悉血细胞的正常值;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生成及调节;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和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血液的成分。
11、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影响因素;心输出量、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熟悉心室肌、窦房结生物电活动的离子基础;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和意义;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减压反射的调节及临床意义;静脉血回流的影响因素;微循环的通路及功能;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水肿。
12、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及与临床的关系。熟悉呼吸的概念及功能;化学因素(CO2、缺O2和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13、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熟悉胃液分泌的调节、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及主要途径。
14、掌握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熟悉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变异;机体散热的方式及临床意义;体温的调节。
15、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熟悉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概念、机制。
16、掌握眼视近物的调节及感光细胞的功能。熟悉折光异常(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特点及其纠正;视野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听觉器官对声音的传导途径及对声音的初步分析。
17、掌握突触的概念;突触传导的基本过程及特征;内脏痛的特点。熟悉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点;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大脑 皮层及小脑的功能);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及生理意义;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阻断剂及生理作用。
18、掌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熟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分泌的调节;月经周期与性激素的关系。
(二)专业能力
1、分析综合能力
(1)在掌握各器官形态、构造、位置的基础上,能综合分析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的狭窄部位和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分析各自的临床意义。
(3)根据门静脉、睾丸静脉、咽鼓管、脊神经、脑神经、内囊、脑和脊髓的神经传导通路等解剖学知识,分析各种结构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4)在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调控的基础上能综合分析各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与整合。
(5)能利用生理学知识解释相关临床问题:期前收缩与代偿间隙;减压反射与心动过速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胰腺炎的发生与治疗原则;渗透性利尿和水利尿的临床意义;VitA缺乏与夜盲症;胆碱能受体的兴奋或阻断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关系;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过少的临床意义。
(6)能针对长期卧床的压疮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处理;能针对食入性中毒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掌握洗胃、灌肠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能针对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能针对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掌握其急救和预防措施;分析发热患者的冷疗方法及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与禁忌症。(护理专业选考)。
(7)分析肺炎、胸腔积液、胸腔积气的体征异同点;血气分析对呼吸衰竭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意义;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肾功能检查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急性阑尾炎、胆道感染等细菌急性感染的患者血常规检查的特征(临床医学相关类专业选考)。
(8) 掌握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常用剂型的生产特点及操作流程,并能按GMP要求规范运用,能检验和分析制剂的新剂型、新辅料、新技术等在药品生产实践中的影响和作用(药学专业选考)。
2、应用能力
⑴运用解剖学知识,在实施下列操作时,正确选择注射、穿刺、插管及手术的部位:①腰椎穿刺、胸膜腔穿刺、腹膜腔穿刺;②肌肉注射、静脉穿刺;③根据鼻、咽、喉、食管、胃、直肠、尿道等的形态特征、领会相应插管术的要点;④气管切开、输精管结扎、输卵管结扎部位的选择。
⑵AB0血型的测定方法、结果分析及临床输血原则。
⑶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⑷心脏听诊的内容;心脏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及顺序。
⑸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⑹体温测量的部位、注意事项、正常值及结果分析。
⑺膝反射的检查方法,腱反射的临床意义。
⑻体温、呼吸、脉博、血压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及隔离技术概念、操作原则和方法。口服给药法、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药物过敏试验法。心肺初期复苏操作。导尿术、灌肠术、吸氧法、吸痰法及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护理专业选考)。
⑼肺、心脏和腹部的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心肺初期复苏操作。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呕血、咯血、意识障碍等常见症状的原因。血、尿、粪常规检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血气分析、肾功能检查等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临床医学相关类专业选考)。
(10)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常用剂型的质量要求与制备流程。常用药物的检验、分析、调配、使用、制备的能力 (药学专业选考)。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量为150分钟。
(二)内容比例
基础理论知识占50%,专业能力占50%(其中分专业选考内容占20%);《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的考试内容占80%,其它考试内容占20%。
(三)题型比例
单选题题占25%,多项选择题占5%,名词解释占10%,填空题占20%,简答题占20%,综合应用题20%。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
1、熊邢庆,《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2、甘声华,《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3、喻坚,《护理学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4、李焕章《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5、王如治,《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2006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财会类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会计人员所必须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会计核算程序,理解现行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二)应用能力
能系统运用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理解分析各种主要经济业务和事项,体现经济业务和事项的账务处理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中小型企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并具有综合能力的会计工作人员。突出考生运用会计专门方法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分析、计算并进行账务处理的综合能力的考核。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
2、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3、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及会计恒等式;
4、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组织,理解财务会计的内容;
5、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理解账户的分类,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理论,掌握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与平行登记;
6、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及基本内容;
7、了解账簿的作用、种类,理解账簿的更换与保管,掌握账簿的登记规则;
8、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作用和种类,掌握存货盘存制度;
9、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意义、种类,理解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具体工作步骤,掌握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0、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关于“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
11、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及内容、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业务程序,理解货币资金核算的要求和管理的有关规定,掌握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12、理解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核算范围,坏账损失的确认;
13、了解存货的概念、分类,理解存货的确认条件,掌握存货的入账价值;
14、了解投资的概念,理解投资的目的、分类及各种投资入账价值的确认,掌握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的区别;
15、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理解固定资产的特点、分类,掌握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16、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他资产的主要内容,理解无形资产的特点及分类,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入账价值和摊销期限的确定原则;
17、了解负债的概念与分类、长期负债的入账时间、入账价值;
18、了解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了解费用、成本的概念和确认,理解收入的特点与分类,掌握利润总额的组成和利润分配的内容;
19、了解资本金制度,理解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核算内容;
20、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作用、组成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和结构、利润表的意义和结构、利润分配表的意义和结构及现金流量表的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内容。
(二)基本技能
1、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了解账簿的设置、启用和错账的查找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结账、对账和错账的更正方法;
3、理解现金的清查方法,掌握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4、理解存货清查方法及存货期末计价方法,掌握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计算法,掌握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企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商品流转企业的进价金额核算和售价金额核算的方法。
5、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6、理解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的计算;
7、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三)实务操作
1、掌握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掌握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账务处理;
2、理解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掌握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业务的核算;
3、理解制造企业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的核算,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日常核算,掌握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掌握批发商品流转企业的正常商品购进、销售及储存的核算、商品销售进价成本的结转,掌握零售商品流转企业商品购进基本业务、购进溢余短缺业务、一般销售业务、受托代销业务、库存商品盘点发生溢缺等业务的核算,掌握鲜活商品的进价金额核算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结转;
4、了解长期投资减值与减值准备的核算,掌握短期投资的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掌握长期债权投资业务中按面值购入、溢价购入债券的有关业务的核算;
5、了解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固定资产清查业务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购置与建造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核算;
6、了解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理解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和转让的核算;
7、理解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及预收款项、长期应付款的核算,掌握短期借款、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及长期借款的核算,掌握应付债券中平价发行的有关业务核算。
8、理解成本的核算,掌握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期间费用、营业外收支、所得税、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9、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核算。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与时间
闭卷笔试,考试时量150分钟,试卷总分300分。
(二)内容比例
会计基本理论及有关会计法规占20%,企业财务会计占80%;会计基础知识占40%,基本技能和实务操作占60%。
(三)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三种题型占30%;计算分录题占35%;综合实务题占35%。
计算分录题要求题与题之间的经济业务不连贯。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及资料
1、《会计基础》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财务会计》(上、下),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审,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3、《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00年制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10月31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