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组装和调试基本放大电路,并能分析和排除典型故障。
(三)反馈放大电路
理解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能判断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连接负反馈放大实验电路,并测试其主要参数。
(四)振荡放大电路
了解L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和基本电路。
分析L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计算振荡频率;判断LC振荡电路是否起振。
能使用实验电路验证相位平衡、幅度平衡条件。
(五)功率放大电路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复合管的作用及组合方式。
分析OCL功率放大电路、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简单计算。
能组装、调试OTL实验电路,并测试其主要参数。
(六)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了解直流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了解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使用常识、基本电路和理想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应具备的条件。
理解零点漂移的概念和理想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两个重要结论;理解集成电压比较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反相和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的计算。
(七)直流稳压电源
了解整流滤波、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基本性质、特点与基本电路。
分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计算。
能组装调试串联型稳压电路,并能分析和排除典型故障。
(八)逻辑门电路
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了解逻辑门电路的符号、逻辑关系、真值表、表达式和TTL集成逻辑门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参数
能正确使用基本集成逻辑门电路器件。
(九)数字逻辑基础
了解各数制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理解逻辑电路图、真值表与逻辑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将其相互转换。
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卡诺图对逻辑表达式进行化简。
(十)组合逻辑电路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了解编码器、译码器、LED数码管、加法器的作用和特点。
分析编码器、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对简单组合逻辑电路进行设计。
能连接和调试译码器显示电路。
(十一)集成触发器
了解RS触发器 、JK触发器、D和T触发器的基本图形和文字符号;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真值表和相应的触发方式。
能将JK触发器转换为D和T触发器,画边沿型JK触发器、D和T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波形图。
能测试集成JK触发器、D和T触发器的功能,判断器件的好坏。
(十二)时序逻辑电路
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特点和分类;了解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的分类和作用。
分析寄存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画输出状态波形图。
能连接和调试由多个触发器组成的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十三)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了解脉冲概念、种类和参数;了解RC波形变换电路的种类、作用和特点;了解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特点和作用。
分析RC波形变换电路和555电路的工作原理,画输出波形。
(十四)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了解数/模、模/数转换器的作用。
(十五)声像技术(电子专业选考)
了解电视发送与接收的基本知识;理解彩色电视机原理方框图;了解彩色电视机检修常识及电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能维修电源部分故障;显像管供电电路、亮度通道、末级视放电路故障。了解无彩色等故障原因。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为300分。
(二)内容比例
电工技术模块占45%,电子技术模块占45%,专业选考内容占10%。
(三)题型比例
1、填空题20%;
2、单项选择题20%;
3、计算题20%;
4、综合题(作图、改错、分析、实验实训等) 40%。
(四)考题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
1、刘志平主编,《电工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利军主编,《电工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
3、曾祥富主编,《电工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张龙兴主编,《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刘晓魁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
6、章 夔主编,《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7、朱家建主编,《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8、王立春主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注:上述教材非指定采用教材,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用。PLC教材可根据考纲要求自选。
试卷中的图形符号统一采用国标GB4728(1-13)和GB/T5465.2。
200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掌握Office系列(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5、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
6、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维护和维修方法
7、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8、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二)应用能力
1、具有安装、使用和维护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
2、具有熟练使用Office 系列(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能力
3、具有局域网组网及网络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Internet的能力
5、具有常见软、硬件故障诊断及排除的基本能力
6、具有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
(三)职业技能
1、根据实际需求使用文字编辑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2、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所给素材和要求,制定电子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案
4、按照所给器件和要求,制定配置微型计算机的方案
5、根据所给设备和要求,制定组建网络系统的方案
6、根据需求,按照程序设计规范编写出能正确运行的程序
二、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
1、识记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西文字符与ASCII码
指令和指令系统
计算机技术指标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CPU、主板、内存、外存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类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常用术语、功能
2、应用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Word 的使用:文档的基本操作;图文混排;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文档的排版和打印
Excel 的使用: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图表操作;常用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和打印。
PowerPoint 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模板的选用;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及打印
3、分析综合
Office 系列(Word、Excel、PowerPoint) 软件的综合运用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
1、识记
网络的定义;网络的系统组成、功能与应用;网络的分类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光缆、双绞线等传输介质的性能
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及各层功能
局域网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
宽带网与无线网的概念
Internet基本概念
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域名的概念
2、理解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以太网的性能、特点、组网方法及简单管理
TCP/IP协议簇
常用网络设备(网卡、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机制
网络安全技术及实现方法
防火墙基本概念
常见网络病毒防护策略
3、应用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行网络设置
运用局域网技术进行组网,包括制作双绞线、设置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选择相应的网络设备等
网络互连(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方法
常用网络连通测试命令(ping命令、ipconfig命令、tracert命令、netstat命令)
Internet接入方式(ADSL接入、以太网宽带接入)
Internet的简单应用: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搜索引擎的使用
4、分析综合
组网设计
组网设备选择
网络的日常维护运行及简单故障排除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识记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与注意事项
硬件保养的一般方法
主板的芯片组、南桥、北桥
CPU的性能参数
内存的作用、结构、性能指标
操作系统维护的一般方法
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危害
维修的基本思路
检修的规则和常用方法
常见软故障的排除方法
常用多媒体设备的性能特征
2、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配置
主机的组装
基本外设的安装
硬件安装后的初步检查和调试
BIOS设置、硬盘分区、格式化
微型计算机测试软件的使用
常见杀毒软件的使用
操作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
3、分析综合
微型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数据库技术
1、识记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的数据模型
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Visual Foxpro中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
Visual Foxpro中常量、变量、操作符、表达式、字段、记录、函数、数组
数据库技术发展
2、理解
关系代数运算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
Visual Foxpro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操作)和程序运行方式
3、Visual Foxpro应用
Visual Foxpro常用函数的使用
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表的排序与索引
多表操作
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
简单表单设计和常用控件的使用
编写程序代码及事件过程代码
菜单设计器的使用
设计报表和报表控件的使用
简单的交互式输入输出命令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过程与过程文件
4、分析综合
Visual Foxpro应用程序设计
(五)根据专业门类选考部分
1、计算机网络模块
组网方案设计
2、程序设计模块
结构化程序设计(程序分析与诊断、程序设计)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量150分钟。
(二)内容比例
计算机基础占30%;计算机网络技术占20%;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占10%;数据库技术占30%;根据专业门类选考部分占10%。
(三)题型比例
单选题:20%
多选题:10%
基本操作题:20%
程序设计题:15%
综合应用题:25%
选考题:10%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几点说明
1、本考试大纲中根据专业门类选考部分,由考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部分进行考试。
2、本考试大纲中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部分,请根据考试大纲选择相应教材。
3、在教学过程中,请注意补充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4、2007年的考纲将会用Trubo-C语言程序设计替换数据库技术。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建筑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房屋制图统一标准》,熟悉一般民用建筑的组成及其构造原理与做法,能识读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图。
2、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基本原则;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浅基础的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构件及基础的构造要求。
3、掌握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熟悉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应用能力
1、识读施工图;根据建筑施工图找出各组成部分的尺寸、构造做法;根据结构施工图进行钢筋下料、钢筋代换。
2、能用方格网进行土方量计算;能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
3、根据施工图能分析梁、板的受力特点,能进行简支梁、板的承载力计算。
4、能绘制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及网络图,能承担简单工程的施工组织工作。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熟悉各工种(如砌筑工、抹灰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模板工)操作技能,至少取得某一工种的岗位资格证书,具有从事资料员、预算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岗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口升学考试内容重实践、重技能、重实用。实训操作以考查操作过程、验收标准和案例分析等内容为主。
二、考试内容
(一)建筑结构部分
1、基础知识
(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①熟悉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②掌握结构的功能,结构上的作用,两类极限状态及设计表达式。
(2)混凝土结构
①熟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多层及高层结构,单向板肋型楼盖,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与构造。
②掌握矩形截面,T形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与构造,轴心、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与构造。
③了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基本知识。
④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03G101-1)中的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3)砌体结构
①掌握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无筋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墙(柱)高厚比验算。
②熟悉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体系及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砌体结构房屋的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