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综合分析及实践应用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面。
1、识记 能识别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图形(包括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液压回路图、电路图等)、零部件结构及电工电子线路;识记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符号。
2、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机、电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理解机加工的有关常识。
3、综合分析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常用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电器线路进行分析和比较。
4、实践应用 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含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要求具有一定的绘图、识图和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并能对机电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初步的检查、调整和对机电设备进行简单维修。
本考纲中实践应用性的考试内容,旨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笔试,考核学生对操作规程、操作过程、调试步骤、故障诊断等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二、考试内容
(一)电工电子技术模块
1、电路基础知识部分
①识记: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基本组成部分、三种工作状态;交流电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三相对称电压的表示方法。
②理解: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五种理想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应用;RLC串联电路的各部分电压、阻抗三角形及功率三角形;三相对称负载星形、三角形联结时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
③综合分析:综合运用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元件的伏安特性,进行交、直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
④实践应用:掌握常见的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完成照明电路的安装。
2、电子技术部分
①识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符号、特性、主要参数;基本放大电路及功放电路的组成、负反馈基本类型;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参数及线性分析的两个重要概念;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含可控)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符号和功能;双稳态触发器的符号和功能。
②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分析、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基本运算电路的计算;整流电路元件的选择;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③综合分析: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倍数、逻辑功能,并能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④实践应用:掌握常见示波器等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调节静态工作点、诊断直流电源故障。
3、电工技术部分
①识记:磁路的概念及基本物理量和单位;变压器的符号、额定值和外特性;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额定值;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符号;正反转控制和降压起动控制的原理;输配电系统的组成、安全用电一般常识。
②理解:变压器变压、变流和阻抗变换的计算;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机械特性、起动、调速和制动。
③综合分析:能分析基本单元控制线路工作过程,并能分析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
④实践应用:电动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选型、绝缘检测,等等)和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触电急救的方法。
(二)机械基础知识模块
1、机械制图部分
①识记: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零件图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工艺要求标记等;AutoCAD的一般操作常识。
②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③综合分析:具有分析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④实践应用:综合应用制图基本知识,完成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应用AutoCAD绘制简单的机械图样。
2、工程力学部分
①识记:力学基本概念,约束类型和约束反力;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强度条件。
②理解:力学基本定理;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
③综合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进行物体平衡计算;应用强度条件解决强度计算问题。
3、机械工程材料部分
①识记: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及代号。
②理解: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和常用的(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气体渗碳等)热处理方法;常用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
4、机构与机械零件部分
①识记: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常用联接、轴系零件;常用零部件分类及代号。
②理解: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分析及应用;各种联接的特点及应用;轴的结构设计要求。
③综合分析:轮系传动比的分析计算。
④实践应用:能拆装常用的一、二级减速器。
5、液压传动部分
①识记:液压传动元件的种类及图形符号。
②理解:液压传动的几个基本概念;液压传动系统中主要元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液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③综合分析:实现某种运动的典型液压回路的工作情况。
④实践应用:能对液压传动系统典型回路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三)专业技术模块
机械类专业技术
1、切削加工知识
①识记:主要识记车床的结构特点及车削的加工范围;车刀的种类和用途。
②理解:车刀的几何角度;车削工件时工件与车床主轴的相对运动关系;切削用量的含义;加工精度的含义。
③综合分析:根据给定零件的图纸,按尺寸要求制定车削加工的步骤及加工工艺。
④实践应用:车床的正确操作、常规保养及车刀的刃磨。
2、互换性与测量
①识记: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测量技术与互换性的关系。
②理解: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含义。
③实践应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使用及测量方法。
3、钳工常识
①识记:钳工工种的主要加工范围;钳工常用加工设备。
②综合分析:根据给定零件的图纸,按尺寸要求制定工件加工步骤。
③实践应用: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划线、锯削、錾削、锉削等)。
汽车类专业技术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知识
①识记:汽车的类型代号;发动机的编号规则、基本技术术语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结构,能根据其结构装配图或组成系统示意图,正确指出各组成件的名称。
②理解:发动机及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③综合分析:能对发动机主要组成系统(如燃料供给系、点火系等)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能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和排除。
④实践应用:掌握发动机主要组成部分(如曲柄连杆机构、喷油泵等)的基本拆装和维护方法;掌握发动机主要组成部分(如配气机构、喷油泵等)的基本调整方法。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
①识记:底盘各系统和总成的基本组成及基本结构,正确指出各系统或总成的组成件名称。
②理解:底盘各系统和总成的功用。
③综合分析:能对底盘主要组成部分(如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制动系等)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和排除。
④实践应用:掌握底盘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拆装和维护方法;掌握底盘主要组成部分(如离合器、驱动桥、制动系等)的基本调整方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内容比例
1、电工与电子技术模块40%(电工基础20%,电子技术12%,电工技术8%)
2、机械基础知识模块50%(机械制图10%,工程力学15%,机械工程材料5%,机构与机械零件15%,液压传动5%)
3、专业技术模块10%
机械类:主干课为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
汽车类:主干课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专业技术模块根据专业由考生选考。
(三)题型比例
1、单项选择题20%
2、多项选择题10%
3、填空 20%
4、计算 20%
5、分析应用20%
6、选做题〔专业模块〕10%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
1、《电工与电子技术》巴扬主编 湖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2、《机械基础》金潇明主编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3年
3、《机械制图》杨安林主编 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3年
4、《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刘克诚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5、《机械加工技术》郭溪茗、宁晓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年
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
200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电子电工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专业大类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分析与计算、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五个层次,后一层次均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上。
了解是指对电气物理量的定义、符号、单位、换算方法,定律、定理、原理和公式,主要电器和主要元器件的图形、符号、结构,重要常数、专业术语以及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规范等知识的了解和记忆。
理解是指对定律、定理、原理和公式的含义,以及主要电器、主要元器件和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等知识的理解。
分析与计算是指运用定律、定理、原理和公式对电路进行分析和简单的计算(不使用计算器)。
实验能力是指对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包括类型和量程选择),实验电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故障排除、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掌握。
综合应用能力是指在以上四个层次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本专业所学的各科知识与技能对常用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安装、调试、维护、常见故障的分析及排除能力,以及本专业简单工程的设计能力和常见工程(产品)的施工(生产)能力。
二、考试内容
电工技术模块
(一)电路基础
了解常用电路元件的图形符号、相关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
理解电流、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电能和电功率的定义;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的关系,电压与电位的关系;理解电阻定律、欧姆定律、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计算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阻、电能、电功率、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能连接简单直流电路;会使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和万用表;会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二)直流电路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理解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理解电桥的平衡条件。
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计算;运用支路电流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分析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分析计算。
能应用电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原理改装电压表、电流表扩大量程;能用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能使用直流电桥测量未知电阻。
(三)电容器
了解常用电容器种类及图形、符号。
理解电容的定义、单位、耐压值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电容串联、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
(四)磁与电磁
了解B、Φ、H、μ的单位、符号及相互关系;了解铁磁物质的分类和主要用途;了解磁路欧姆定律及相关物理量的单位、符号;了解涡流的概念及其利弊。
理解B、Φ、H和μ的定义,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力和对通电矩形线圈的作用力矩;理解铁磁物质磁化的概念、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及公式。
计算B、Φ、磁场力、感应电动势e ,并判定其方向。
能连接实验电路验证楞次定律;能用实验方法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五)正弦交流电路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表示方法,并联谐振的意义和谐振条件。
理解正弦交流电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相位、初相位、相位差,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理解单个参数正弦交流电路, 、 、 串联电路中阻抗、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频率、特点及应用;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单个参数正弦交流电路及 、 、 串联电路的计算;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相关计算。
能测量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单相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
(六)三相交流电路
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特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常用防护措施。
理解三相交流电的不同供电制式、基本术语、中性线的作用及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的关系;理解三相负载的联结方式和接线特点。
计算三相对称负载电路的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功率。
能连接星形、三角形接法的三相负载电路。
(七)非正弦周期交流电
了解非正弦周期交流电的概念,了解非正弦周期交流电的基本构成。
(八)过渡过程
了解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及 电路、 电路过渡过程的特点。
理解换路定律。
(九)变压器
了解变压器的分类、结构、额定值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常用变压器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功率、效率、变压、变流和阻抗变换的计算。
能使用三相调压器。
(十)异步电动机(电工专业选考)
了解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符号、额定值、用途;了解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电气制动方法。
理解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能连接点动、长车、降压启动、正反转电路,并能分析和排除常见故障。
(十一)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原理与应用(电工专业选考)
1、知识点
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性能指标与品牌;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语言;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
2、要求(不涉及到某一具体品牌)
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组成、主要逻辑部件与常用品牌(至少能举出最常见的三种)。
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常用编程语言的种类。
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范围。
电子技术模块
(一)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基本图形、文字符号。
理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基本特性以及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的意义。
能使用相关仪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三极管的类型及管脚排列;能测绘二极管、三极管特性曲线。
(二)放大电路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了解调谐放大电路的特点、工作原理。
会分析基本放大电路、具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