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可能与不可能(Possibility and impossibility)
27、问时间、日期与应答(Asking the time, date and responses)
28、问路与应答(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s)
29、谈论天气(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30、购物(Shopping)
31、就餐(Taking meals)
32、就医(Seeing the doctor)
33、打电话(Making phone calls)
34、求职( Looking for a job)
35、告示(Signs)
36、指令(Instructions)
话 题
1、个人情况(Personal information)
2、家庭、朋友与他人(Families, friends and other people)
3、兴趣与爱好(Interests and hobbies)
4、计划与愿望(Plan and wishes)
5、校园生活与日常活动(School life and daily routines)
6、文体活动(Sports,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7、节、假日(Festivals and holidays)
8、天气(Weather)
9、健康(Health)
10、食品与饮料(Food and drinks)
11、购物(Shopping)
12、旅游与交通(Travel and transport)
13、世界与环境(The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14、科普知识(Popular science)
15、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16、著名人物(Famous people)
17、社会话题(Social issues)
18、职业(Jobs)
200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基本知识
主要是为种植生产服务的知识,包括种植基础知识、大田作物生产知识、园艺作物生产知识,以识记、理解为基础,掌握、运用为重点。
2、基本技能
主要是在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技能,包括常用实验仪器与生产用具的使用、土壤水分的测定方法、主要栽培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等技能。
(二)应用能力
以种植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为出发点,掌握种植业生产中单项技术的操作规范与进程,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主要栽培植物的育苗、种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从目前国内种植业的发展状况和种植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出发,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基础,以促进我省种植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目标,以“能用、够用、实用”为考核基本原则,即以体现种植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素质为知识点,以岗位应用能力为技能点,以服务就业为落脚点。
二、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种植基础
识记植物的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植物形态与构造,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微生物基本知识,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
理解常用肥料的种类及性质,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代谢,光合作用,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呼吸作用,生长物质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掌握植物的分类常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
2、大田作物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大田作物(水稻、玉米、甘薯、棉花、油菜等)的作物分类与类型。
理解育苗(秧),育种基本原理,生长发育基本规律。
掌握土肥水管理知识。
3、园艺作物生产
(1)果树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果树(柑橘、梨、桃、葡萄、板栗)的主要种类与优良品种的分类。
理解育苗,保花保果,高接换种等原理。
掌握果园建立,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基本原则及果实采收与储藏等知识。
(2)蔬菜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蔬菜(辣椒、黄瓜、豇豆、莴笋、大白菜、结球甘蓝等)的分类,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周年生产与栽培制度。
理解蔬菜育苗知识,食用菌简易制种原理,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新知识)。
掌握土肥水管理,设施栽培知识,平菇与金针菇袋料栽培知识。
(3)观赏植物生产
识记我省主要观赏植物(菊花、一串红、瓜叶菊、桂花、广玉兰、香樟、山茶、月季、红檵木、苏铁、杜鹃、雪松等)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掌握主要观赏植物的繁殖原理。
(二)应用技能
1、基本技能
能运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植物细胞观察,运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农药的使用技术,大棚建造技术,基质栽培技术(新技术)。
2、大田作物生产技能
理解作物苗情诊断与调控技术,秧苗素质考察,经济性状考察。
掌握考种,测产,育苗(秧),定植,合理密植,水稻杂交制种,保优栽培,地膜覆盖,施肥与灌溉等技能。
3、园艺作物生产技能
(1)果树生产技能
识别主要果树种类品种。
掌握播种,扦插,嫁接,果树栽植,整形修剪技能。
运用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能进行果园管理。
(2)蔬菜生产技能
能进行蔬菜种子的识别与检验,种子播前处理与蔬菜栽植。
掌握主要蔬菜病虫诊断及防治方法,整枝技术,人工授粉技术,食用菌接种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新技术)。
运用电热线的安装和维护、大棚的安装和维护、地膜的选用和覆盖、遮阳网的覆盖、防虫网的覆盖等方法进行温室的合理使用。
(3)观赏植物生产技能
理解花卉的播种,分株(分球),压条,大苗培育。
掌握扦插,嫁接,大树移栽等技术(新技术)。
运用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等技术进行花卉生产。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300分。
(二)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50%,应用技能50%。其中,种植基础知识与技能30%,大田作物生产知识与技能20%,果树生产知识与技能25%,蔬菜生产知识与技能10%,观赏植物生产知识与技能15%。
(三)题型比例
1、单项选择题30%
2、多项选择题20%
3、实践操作题20%
4、综合应用题15%
5、案例分析题15%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
1、何宗献主编,《农业技术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石雪晖 何明亮,《种植技术》(上、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新知识与新技术可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200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养殖类专业综合知识》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养殖类岗位群的知识与能力需要出发,要求掌握从事养殖业岗位所必需的养殖技术基础、动物生产、动物保健、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理解现代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理论知识、技术规范,了解生物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能利用知识与技能为养殖业生产实践服务。
(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要求考核理解、实践操作、综合运用和实际应用四种能力,对这四个能力层次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这四种能力表现为四个层次。
1、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应用能力最基本的层次。
2、实践操作:指具体操作单项养殖和防治技术的能力,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操作单项基本技术,是应用能力的基本层次。
3、综合运用:指分解剖析、归纳整理,利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是在理解和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层次。
4、实际应用:指应用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层次。
要求理解养殖技术基础、动物生产技术、动物保健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养殖业单项技术的操作规范与过程,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与技能分析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从事养殖类岗位时应用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养殖类专业综合考试根据湖南省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突出目前国内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养殖业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以“能用、够用、实用”为度。考试内容要求突出畜牧、饲料、兽医、水产四个大岗位群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突出岗位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整个考试内容中的比重,突出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养殖业生产中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养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动物形态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与生理作用,以及畜禽主要的尸体剖检病理变化(贫血、出血、水肿、坏死、炎症等)。
(2)基本技能:掌握生物显微镜的操作使用与保养,正常与病理器官或组织的位置和特征,主要器官的体表投影,生产实践中常用的骨性、肌性标志,畜禽尸体的剖检方法及常见病理变化的识别等基本技能。
2、动物机能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动物生理学功能、作用以及常见兽药(如抗菌素等)和药物治疗作用、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测定畜禽主要生理常数,药物的一般管理,消毒防腐药物的配制,正确书写处方等基本技能。
3、动物营养与饲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饲料成分及营养作用、饲料分类、饲料加工调制、畜禽营养需要、日粮配合和饲养标准等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合理配制饲粮的技术、青粗饲料的调制技术及配合饲料的加工方法等基本技能。
4、动物遗传与繁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遗传及其基本规律、选种与选配、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方法、发情、配种、妊娠、分娩等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人工授精、预产期的推算、分娩与助产等基本技能。
5、动物保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动物疾病、病原微生物、免疫及免疫反应、一般临床检查,常用实验室检查原理及方法,动物疾病治疗等基本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动物保定,常规临床诊断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常规实验室检查(常规病料的采集与保存,血液、粪便、尿等检查),注射法,灌药法以及常规外科治疗等基本技能。
6、水产养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基础知识:识记与理解鱼类的初步分类,常见养殖鱼类及特种水生经济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养鱼水体主要理化性状和鱼类天然饵料,人工繁殖等基础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常见养殖鱼类及特种水生经济动物的识别,鱼体主要外观性状的测量,鱼类天然饵料的识别等基本技能。
(二)动物生产技术及应用
1、畜禽养殖技术及应用
(1)基本知识:掌握猪、牛、禽、羊的品种、特性、繁殖、饲料、饲养管理、畜牧场等基本知识;掌握目前养殖业中常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工厂化养殖技术;了解现代先进的动物生产新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2)应用技能:掌握畜禽品种的识别与杂交应用,种畜生产管理、仔畜生产管理、商品畜禽生产管理,家禽的孵化等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饲料、繁殖、饲养管理等的技术问题。
2、特种动物养殖技术及应用
(1)基本知识:掌握狗、兔、蛇、特种珍禽的常用品种、习性、饲料调制、驯化、饲养管理等基本知识。
(2)应用技能:掌握狗、兔、蛇、特种珍禽的繁殖、饲养管理、饲料,捕蛇的主要方法等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特种动物养殖开发。
(三)动物保健技术及应用
(1)基本知识:掌握畜禽常见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的临床基本知识。
(2)应用技能:掌握常见流行病的诊断及扑灭,常见非传染性群发病的诊断及控制等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动物常发疾病防治中的技术问题。
(四)水产养殖技术及应用
1、水产养殖技术及应用
(1)基本知识:掌握家鱼人工繁殖,苗种生产及成鱼养殖技术,高度集约化养殖的相关知识,几种主要水生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稻田养鱼的基础知识和鱼类养殖新技术的有关常识。
(2)应用技能:掌握常见鱼类的人工繁殖及部分水生经济动物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能熟练运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部分鱼类的杂交制种,常用鱼类催产剂的配制过程,高产鱼池的建造,亲鱼雌雄及成熟度的鉴别等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养鱼生产中有关繁殖、苗种生产、成鱼生产、集约化养殖等的技术问题。
2、鱼病防治技术及应用
(1)基本知识:掌握鱼病发生的原因,鱼病的分类,常见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症状及病理变化,常用鱼药的应用等知识。
(2)应用技能:掌握常见鱼病的现场诊断方法和镜检操作技术,常见的给药方法,几种常见传染性鱼病的防治措施等操作技能;并能在养鱼生产的全过程中准确预测和防治鱼类主要非生物性疾病,能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鱼病防治中的技术问题。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时量150分钟,总分300分。
(二)内容比例
1、养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0%
2、动物生产技术及应用: 20%
3、动物保健技术及应用: 20%
4、水产养殖技术及应用: 20%
(三)题型比例
1、单项选择题:24%
2、多项选择题:15%
3、简答题: 6%
4、实践操作题:30%
5、实例分析题:20%
6、综合应用题: 5%
(四)考试难度
较易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四、参考教材
1、何宗献主编,《农业技术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杨应才、何建湖主编,《养殖技术》(上、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继成主编,《饲料加工与利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机电类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基本要求及考试大纲
本考纲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 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机电类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切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核心课程,分三个模块,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