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E404表),在行业分组中增加住宿和餐饮业分组。
十一、社会统计
(一)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1.指标调整。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改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环保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改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将“农村改水累计受益率”改为“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百分比”;将“报纸发行数量”改为“订销报纸累计份数”;将“医院床位数”改为“卫生机构床位数”;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数”改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性单位的床位数”改为“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
2.小数位调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非农人口所占比重”指标小数位保留2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环境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额”、“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和“其中:女性”、“民政经费”、“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卫生机构床位数”、“医院病床使用率”和“离婚对数”、“县处级干部人数”和“其中:女性”保留1位小数;“公共图书馆藏书”、“第三产业增加值”、“进出口贸易差额”、“年末总人口”与“其中:女性”、“0—14岁人口”与“其中:女性”、“15—64岁人口”与“其中:女性”、“65岁以上人口”与“其中:女性”指标保留整数。
3.计量单位调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万元”改为“亿元”;“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由“人”改为“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由“张”改为“万张”;“废水排放总量”由“万吨”改为“亿吨”、“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福利费用”由“万元”改为“亿元”、“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查处数”由“件”改为“起”、“离婚对数”由“对”改为“万对”、“民政经费”由“万元”改为“亿元”;“县处级干部人数”和“其中:女性”由“万人”改为“千人”。
(二)妇女儿童状况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1.取消“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数”指标。
2.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的计算公式以及“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指标解释进行修改。
(三)继续试行《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十二、科技统计
(一)《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和《高技术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专业代码由K调整为L。
(二)将“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L107-1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L107-2表)列入《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取消“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一览表”(L107-3表)。
(三)建立《企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报表制度》。增加“重点企业科技活动情况年快报(试行)”(L707-1表),上报时间为1月25日前。将科技行业滚动调查的报表纳入本制度,2005年对建筑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增加“建筑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L107-7表)和“建筑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L107-8表),上报时间为2月底前。
十三、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已印发各地区,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5年11月1日零时。
十四、城镇劳动力调查
(一)2005年第4季度的劳动力调查随1%人口抽样调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