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 旅行社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质量保证金。
保证金属缴纳的旅行社所有,其使用和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保证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三条 外地旅行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本市设立分社,应自办理分社登记注册手续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市、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应当与旅游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行程安排、服务项目、价格标准、违约责任、旅游意外保险等事项。签订合同应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
第二十五条 旅行社与其他旅游经营者发生业务往来,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支付佣金或折扣,但双方必须如实入帐。
第二十六条 按国家规定取得导游证的人员,方能从事导游工作。导游人员应尽职尽责,持证导游,提供规范化服务。
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景区(点)管理机构不得使用或聘用无导游证的人员,从事导游工作。
导游人员和其他旅游服务人员不得索取小费和收受回扣。
第二十七条 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取得服务质量等级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应的标准提供服务。
旅游经营者不得使用未取得的服务质量等级标志或超越等级进行广告宣传和经营活动。
第二十八条 申请在本市从事旅游客车(船)运输经营的,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到交通和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证照后,方可从事旅游客车(船)运输经营活动。
在本市从事旅游客车(船)运输经营的,应到市、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从事旅游运输经营的客车(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旅游客车(船)服务质量标准,保证车况、性能良好,环境整洁,并按规定配备导游人员。
旅游客车(船)应挂置明显的旅游客车(船)标识。
第二十九条 市、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旅行社进行年检,并向社会公布年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