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危险化学品安全。要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要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要在“五整顿、两关闭”基础上,加大对无证生产经营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凡2005年底未申报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企业,必须坚决关停。要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力度,采取切实措施,整顿车辆超限超载,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实施全程监控。要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确保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率在98%以上,重要危险设备监控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恶性特种设备事故。有关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行为。在许可证发放期间,安全防护距离不合格的企业要做好搬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论证,制定搬迁方案,并加强企业搬迁过程的监督检查,严防各类事故发生。有关部门、企业要配合省里抓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的筹建及运行工作,并着手建立重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次生事件应急机制,确保不发生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4、建筑施工安全。从市场准入入手,严格规划资质、施工资质、安全资质、监理资质等许可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要加强在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克服“三违”现象。要加大外来施工队伍和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力度,做到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一般岗位经过“三级教育”,杜绝不规范的用工行为。
5、公众聚集场所安全。要以防火灾、防群体性伤亡事故为重点,落实业主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加强对职工防火救灾的教育和现场演练,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及时督促和监督企业整改隐患,使公众聚集场所始终处在应控、可控之中。
6、道路交通安全。以压事故、降伤亡为重点,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要落实有车单位交通安全责任制,实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追究倒查制度。要加大路查力度,严查违章行车和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净化道路安全环境。要继续做好危险路段的安全整治,加快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提高道路安全科技含量,确保全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5%以上。
继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城市燃气、压力管道及煤气发生炉等重点领域的安全整治工作。
(三)全面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控管理工作。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和监控管理工作,是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力争利用1—2年时间,对全市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民用爆破器材等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及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登记,摸清全市重大危险源的底数,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依法进行申报、登记、建档、检测、评估和监控;利用市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立市及区县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力争到年底对1000个重大危险源建档入库,对300个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控。对存在缺陷和重大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加大安全投入,消除事故隐患。对每一处重大危险源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切实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