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发展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建设区域性购物中心。以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目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依托,充分发挥南宁作为首府城市的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会展商务旅游,举办各种会议展览、经贸活动,打造城市会展品牌。加快商贸物流业的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步伐,立足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大中型商贸设施,着力发展汽车销售等专业市场,打造名街名店品牌。依托现有的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区、广东街、香港街、澳门街等一批项目,在各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多样、档次较高、展示城市新形象的服务功能区,在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旅游商业区(店),打造若干在全区、全国有名的专业购物城(市场),推进会展、商务和购物旅游,把首府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购物中心。
10、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建设以南宁为核心的四大旅游圈。加强全市旅游项目的规划、策划和推介,推进各县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工作,加快旅游景区、景点项目的建设,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形成景区、景点和线路的“黄金”组合,建设大南宁旅游圈。发挥首府南宁在广西黄金旅游带中的枢纽作用,加强与区内特别是桂西南旅游区的联合合作,开发“泛南宁旅游圈”;加强与西南、华南旅游协作体、泛珠三角旅游机构的旅游合作,开发“泛珠旅游圈”;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构建南宁—东盟区域旅游网络体系,拓展“东南亚旅游圈”。
三、创新机制,完善配套设施和提升管理功能
11、完善旅游规划和布局,促进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围绕建设国际性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胜地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开展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大南宁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旅游规划。根据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按照旅游设施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相协调要求,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加快大明山、昆仑关和各县区旅游资源的规划整合开发工作。城市建设要发挥和强化城市的旅游功能,构建城市景观系统和整体性旅游产品,提升城市的文化、体育、交通、商贸、会展、娱乐、接待及其他服务设施档次。
12、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激活发展动力。健全景区管理机构和旅游管理机构。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职责,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和主导大明山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同时组建大明山旅游风景区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负责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组建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加挂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对昆仑关战役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市、县区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机构,做好市、县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组织策划、旅游对外宣传推介及旅游行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发展旅游业的主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