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5、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绿城山水风光”游。加快环岭南奇山——大明山旅游圈建设,优化整合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属环大明山旅游圈的旅游资源,对大明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自然奥秘、特色饮食等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和提高,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加快规划建设大型主题公园,打造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岭南奇山、壮乡仙境”品牌。加快推进青秀山旅游功能区开发建设,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友谊园、梦幻东南亚、激流回旋等项目,进一步增强景区吸引力。结合邕江堤路园建设,建设邕江两岸景观带,开辟水上旅游航线,发展邕江观光旅游。加快建设五象岭森林公园,加快市区各类公园、水库及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展示南宁“绿城山水风光”游。
  6、挖掘南宁历史内涵,丰富南宁历史文化旅游。挖掘南宁市具有1680多年的历史内涵,推进南宁历史文化与现代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连接和融合,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开发红色旅游,规划、开发、整修洋关码头、中共广西一大旧址、中共广西省委机关秘书处旧址(雷经天故居)等红色之旅景区景点,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快昆仑关战役遗址保护开发,建设昆仑关战役纪念馆,完善综合服务设施,把昆仑关建设成为集教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挖掘开发王阳明、徐霞客、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邓颖超等古代和近代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加快古遗址、古镇古村、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开发顶蛳山贝丘遗址,恢复性建设邕宁电报局旧址、黄氏家庭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扬美古镇及下楞民族文化村后续项目开发。充分利用“大地飞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城市文化品牌,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7、挖掘以壮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塑造民族风情游品牌。加快规划建设南宁市民族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村、民族饮食街等项目,挖掘壮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民族歌舞、宗教文化、水文化,演绎和展示壮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节庆、婚嫁、手工艺品、餐饮、歌舞,展现民族风情,丰富民族文化旅游内容。加快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商务区、东南亚风情园等一批项目,展示东南亚各国风情。
  8、开发美食旅游,打造美食天堂。发挥南宁饮食优势,突出南宁饮食特色,挖掘壮民族饮食文化,策划和包装南宁美食旅游。组织南宁特色食品的展示、烹饪技术表演和品评等活动,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味食品、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培育南宁名吃,培育和形成邕菜系列;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誉好、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形成规模大、档次高、环境优美的旅游餐饮区。规划建设一批餐饮业项目,加快东南亚美食街建设,展示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各个菜系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风味特色食品,建设在全区、全国有影响的美食街,打造南宁“美食天堂”品牌。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