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力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继续发展壮大国际承包工程企业队伍。鼓励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实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实力型企业,积极申报国际承包工程经营权。重点培育具有总承包资格和能力的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力争在5年内,实现我市有企业进入全球承包工程225强行列。组织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共同参与国际承包工程,探索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鼓励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主动与有实力的国内外著名承包商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项目。鼓励通过新设、收购、控股等方式,在境外投资设立工程承包企业,获取当地各类投标承包资质,为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争取更多的总承包项目取得“通行证”。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开拓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承包工程市场;以对外经援、成套设备输出等多种形式,大力开拓中东、西非承包工程市场;以西班牙合作项目为契机,积极探索开拓欧美发达国家承包工程市场,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六)积极推进境外资源开发。鼓励企业在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铜矿、氧化铝、黄金、天然橡胶、木材等能源和短缺资源领域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鼓励制造业企业将高耗能生产环节向境外能源资源供给充足地区转移。境外资源开发应重点围绕资源丰富、政局相对稳定、与我国关系友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东盟、俄罗斯、中亚、伊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中东地区,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西等非洲、拉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资源国。充分利用国家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和各类援外资金,鼓励企业通过“以援助换资源”、“以工程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开发。
(七)大力承揽援外工程项目。积极争取承建国家援外项目,将援外与企业“走出去”、援外与境外资源开发、援外与对外工程承包有机结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援外经营权,力争援外队伍不断扩大。鼓励已获权企业积极参与投议标,尽快实现在新体制下我市企业承接援外项目零的突破。
(八)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加快外派劳务结构调整,重点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护士、文秘、技师、研修生、海员、厨师等高素质劳务输出。严格实施《宁波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规范》,加强管理,落实制度,堵塞漏洞,规范外派劳务经营管理秩序。抓紧制订《宁波市对外劳务合作检查办法》,定期对我市外派劳务进行检查。加强经营公司与出口信用保险等保险机构的沟通与联系,积极投保“外派劳务合作经营公司海外风险保障保险”和“外派劳务人员海外风险保障保险”,切实防范和化解境外雇主破产、违约风险,境外政治风险,恐怖活动和巨灾风险以及外派劳务人员违约风险,稳定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