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检疫。各地深入开展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和省关于动物免疫标识的公告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增强做好防疫工作的自觉性。各地还举办法律和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防疫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动物防疫的依法管理,认真查处违法案件,实现了防疫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二、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这次检查看,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基本保持了疫情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防疫工作存在不平衡性,一些县区牲畜类免疫注射密度高,而禽类的免疫注射率相对较低,增加了禽类发生疫情的危险性。
(二)个别县区领导和群众对防疫工作重视不够,过多强调畜牧业发展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畜禽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存在不防疫也不一定死牲畜的侥幸心理,花钱注苗不太情愿,有自防、拒防、漏防现象。
(三)对外购牲畜把关不严,今年前几个月先后有5个县(区)发生疫情,多为外源传入,虽然没有大范围流行和蔓延,但对我是畜牧业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免疫标识加戴率仍然较低,按国家和省要求,免疫牲畜必须加戴耳标,无免疫标识不准买卖、屠宰和产品流通。但由于个别县区工作力度不强,使加戴率较低。
(五)个别地方防疫队伍不健全,多数县区的乡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在机构改革中被纳入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少或兼职过多,影响、了防疫工作质量。
(六)防疫经费紧张,财政投入小,在客观上也影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下一步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防疫工作的领导。各级部门要把动物防疫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来抓,作为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环节来抓,作为防止人畜共患病侵害人类,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工作组织相对薄弱的县区要加强督导检查,使全市防疫工作均衡发展,提高全市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搞好培训,进一步加强防疫队伍建设。对现有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保证乡镇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的独立和相对独立,调整充实专业人员,并配齐村级专业人员,使基层队伍适应防疫工作的需要。推广克东、讷河等县(市)由乡村统筹代收代缴的办法,认真解决好防疫费收缴问题,保证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