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行动。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加强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工作,重点加快现代生物及医药、新材料、光电子、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10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推动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九)实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新行动。加强种植业、养殖业、林产业和加工业自主创新,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烟草、花卉、中药材、咖啡、蔬菜以及糖、茶、胶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分别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加强高新技术应用,重点组织实施良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标准化、重大技术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等科技创新工程。加强保护本省传统优良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3—5年提纯复壮或更新一次,主要经济林木品种10年更新一次;营造农业龙头企业成长壮大的政策环境,全省主要农产品加工值占农业总产值30%;重视并加强对地方名特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创建若干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每年推广10项以上重大农业技术;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万人次以上;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十)实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创新行动。开展新能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科技攻关,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全省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加强九大高原湖泊和重点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脆弱生态地区环境保护与恢复重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建设具有云南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十一)实施社会发展领域创新行动。围绕人口与健康,开展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流行性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在艾滋病、肝炎防治和毒瘾戒断的药物、疫苗研究与开发及临床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立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提高药品与食品安全水平;提升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突发疫病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加强公安、司法系统的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
四、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