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执业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依法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准入管理;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履行、医疗规章执行及合理用药等的监督;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质量监测评估,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公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退出机制,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取消其执业资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有关规定建立规范化药房。
2、发挥中介作用,实施社会监督。杭州市医院管理协会、医师协会等团体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和技术咨询等工作,协助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标准和考核办法,推广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管理、技术准入、机构评审等工作,并在行业维权、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
1、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在2005年每万居民15万元标准的基础上,每年增加5万元,到2007年达到每万居民25万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拨方式,由所在区政府对基层预防保健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助。同时,各区政府应对非户籍常住人口按常住人口补助标准的50%安排预防保健经费。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经费核拨方式,实行项目管理。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以项目管理的形式,鼓励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立考核目标,加强规范管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标准,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和设置原则、服务内容和质量指标,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监测评估制,建立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和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每年由各区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标准,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质控和考评,考核结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工作实绩挂钩,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下拨经费挂钩。对未完成任务或工作质量未达标者,扣拨经费,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3、完善医保制度,方便群众就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政策,方便群众自主择医,提高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调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就诊自负比例;实行家庭病床医保定额管理制度,鼓励对符合家庭病床收治条件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用药范围及报销管理办法。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同医疗帮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