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大从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到党政部门工作的力度
(一)要注意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中发现、使用人才。在吸收党政机关干部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要坚持解放思想,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不惟身份,不惟资历,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推动干部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全面到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在保持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下,注意选拔那些在企业中经得起磨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实绩突出、具有领导才能、群众公认的人才,适时地充实到党政机关和领导班子中来,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增强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
(二)把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作为提拔担任党政领导干部部分职位的重要条件。区直部门和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中要配备一定数量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的干部;分管工业、经贸的副市长、副县(市、区)长一般要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区直、市直、县(市、区)直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班子中,要有熟悉企业工作的班子成员,并优先考虑从企业优秀经营管理者中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出现缺额时,要根据班子结构需要,从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中挑选补充。
(三)面向企业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从2005年开始,结合全区公开选拔厅(处)级领导干部工作,有空缺中层岗位的区直、市直、县(市、区)直经济管理部门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企业公开选拔。选拔工作分层次进行,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配合。
(四)重视从企业选拔县处级以上后备干部。在确定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时,要有一定比例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干部。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分管工业、经贸的副职和区直、市直综合经济部门的副职后备干部,要优先从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的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中选拔。对没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的,要安排到企业工作一年以上。
五、切实加强领导,使企业真正成为培养党政干部的重要源头
把企业作为培养党政干部的重要源头,是关系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战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抓好选派、培养、选拔三个环节的工作,做好规划,拓宽渠道,真正使企业成为培养优秀党政干部的重要源头。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人事、国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助,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