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向自然水域和人工增殖水域放生有害的水生动物。
第三十六条 在距离国有渔业水域边缘500米以内或者在国有渔业水域内进行爆破、勘探以及其他施工作业,对渔业资源有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并采取保护措施。由于爆破或者作业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由建设单位负责赔偿。
建设单位在完工后应将突出水底的残留物清除干净;拒不清理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理,清理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产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应当建立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禁止非法捕捉、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和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 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渔业,按照行政区划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或者由其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国际边境水域的渔业,由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边境水域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相关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各级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是:
(一)监督检查本辖区执行渔业法律、法规的情况,查处渔业违法案件;
(二)监督检查国际渔业协定的执行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处理渔政管理方面的涉外事宜;
(三)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调解处理渔事纠纷;
(四)保护、增殖渔业资源,救护水生野生动物;
(五)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六)组织指导渔业船舶检验,负责渔船和船用产品的检验、登记;
(七)维护渔港港航安全,调查处理渔业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组织渔业水上救助;
(八)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