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221行动计划”为具体抓手,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武装农业,通过城乡优势互补、产业相互融合,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服务能力。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一是实现郊区农业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加快和实现农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型多功能转变,使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依托,共同发展。二是实现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转变。运用现代手段,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实现郊区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农业转变。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鼓励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加快郊区农业向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转变。四是实现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领域转变,由过去单一关注生产以产定销的生产方式,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的方式转变。通过四个转变,使北京郊区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位居我国前列;使郊区农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谐发展。
具体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实现以下目标:
1、进一步提高郊区农业的生产功能。结合区域优势,确定区域布局主导产业,通过规划和调整,提高郊区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化水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大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和产出水平;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以及监督检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无害化水平;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郊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名、特、优、新为重点,培育出一批满足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的唯一性特色产品,提高郊区农业市场化服务水平。
2、进一步开发和保护郊区农业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加强郊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关农业生态的技术和设备,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空气水源清洁、高效节能节水和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农业和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快拓展郊区农业的生活功能。以服务城市为导向,面向消费市场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高端消费市场的新需求,使农业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加快开发以旅游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主的生活功能,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功能相对齐备、经营模式多样、服务水平较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