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等;
(二)委托代理人办理的,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
(三)投诉人的投诉事项及主张;
(四)处理决定建议的具体内容及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
(五)告知投诉人及被投诉人行政复议申请权和诉讼权利;
(六)作出处理决定建议的日期。
投诉处理决定书的送达,依照《
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监督部门在处理投诉事项期间,可以视具体情况书面通知被投诉人暂停被投诉事项的招标活动,暂停时间最长不超过30个工作日。
被投诉人收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暂停被投诉项目的招标活动,在规定的暂停期限结束前或者监督部门发出恢复招标活动通知前,不得进行该项目本次招标活动。
第二十五条 监督部门将投诉处理结果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舆论和公众监督。
第二十六条 投诉人及被投诉人对投诉处理结果不服或者监督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 监督部门建立投诉处理档案,做好保存和管理工作,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监督部门在处理投诉过程中,发现被投诉人及其工作人员、评标委员会成员、投标人有违法行为,监督部门应当转送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九条 投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虚假、恶意投诉,监督部门应当驳回投诉,将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一)一年内二次以上投诉均查无实据的;
(二)捏造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投诉材料的。
第三十条 被投诉人的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监督部门处理投诉不得向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收取任何费用。但因处理投诉发生的鉴定费用,应当按照“谁过错谁负担”的原则由过错方负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合理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