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的通知

  根据国家食品标准发展规划,清理、修订、提高我省食品地方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善企业准入标准,严格审查生产条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严格产品出厂检验,全面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和无标准生产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强化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安全性评价,严厉打击违法使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快食品安全认证步伐,提高食品生产安全水平,制定鼓励措施,促进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ISO9000系列等食品安全认证工作,全面提高我市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五)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整顿规范食品市场流通秩序,建立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关。强化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实行食品标签标识制度,完善食品信用档案,实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倡导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鼓励名优食品在全市流通。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
  (六)加强对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
  加大卫生许可审查力度,严格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加强对餐饮业、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培训和指导,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抽检,提高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降低各类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减少食物中毒人数。
  (七)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充分发挥农业、质监、卫生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严格资质审核,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增加检测设备投入,发展速测化、系列化、精确化和标准化的先进检测技术,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逐步全面开展风险评估,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八)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的沟通平台,建立畅通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收集、整理、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开展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了解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状况,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和预警信息;及时研究分析评估食品安全形势,为政府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九)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