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县(市、区)数量居全国首位。继续扩大以“统一城乡就业政策、统一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劳动力市场、统一就业服务制度、统一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经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批准的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县(市、区)扩大到30个,成为全国试点范围最广的省份;结合开展“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逐步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过去的盲目、无序转移转向在政府引导下的统一、规范转移,全年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8万人。
3.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扩大到27个,参保人数859万人,参保率83%,27个试点县(市、区)和其他非试点县(市、区)累计有1800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这些县(市、区)农业人口的51.4%,共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0亿元,累计有24.37万人次、3.13亿元的参保农民住院费用得到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规模、筹资水平、管理能力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启动“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2.7亿元;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撤并农村中小学1047所;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第一批188个放像点的建设;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程”,通过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扶困助学、师资培训等,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社会发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1.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实质性展开。制定了《浙江省文化建设“四个一批”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区块、壮大一批重点文化企业”的总体目标。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制步伐,选择出版、发行、印务、广告、有线网络、艺术院团等行业的12家试点单位,积极有序推进转企改制工作。继续推进资源整合,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先后组建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浙江新华发行集团等7大行业集团,初步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为龙头、规模化发展的产业布局。有效引导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的同时,支持重点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全省4万余家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营业总收入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万余人。努力创新公益文化事业运行机制,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实行向社会公众常年免费开放。
2.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步伐加快。修订《
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村委会选举程序进一步完善;扎实做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1260个村完成了换届选举,参选村人口152.71万人,参选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