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

  第六条 古村落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文物、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做好古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条 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县级市、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古村落内文物古迹、古树名木、河道水系、地貌遗迹等古村落资源的普查工作。普查结果应当登记造册,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布,并设立保护标志。
  第八条 古村落所在地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古村落公布后两年内组织编制完成保护规划,经市文物、规划、建设、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古村落所在地人民政府在实施古村落保护性修复工程前,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并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第九条 古村落保护规划应当明确古村落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各区块功能,保持古村落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气息。
  古村落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的要求。
  第十条 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应当根据古村落的历史遗存和现实情况,划定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重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
  古村落内新建建筑的高度、形式、体量、色彩等必须与古村落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 古村落的保护内容主要是:
  (一)具有特色的整体空间环境和风貌;
  (二)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形态;
  (三)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构筑)物、石刻、近现代优秀建筑等;
  (四)地下文物埋藏区;
  (五)河道水系、地貌遗迹、古树名木等;
  (六)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古村落的保护,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门票收入和其他旅游收入中,每年应当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古村落的保护。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