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巩固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成果,督促县级二级甲等以下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以下专科医院和三州所属医疗机构跟标采购药品,确保全省医疗机构使用中标药品和网上公开采购药品的金额达到医院用药总额的70%以上。创新药品采购方式,探索招标药品、挂网药品、备案药品集中上网交易,逐步实现公立医疗机构网上竞价采购药品;按照“四降一升”(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医院药品批零差价、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提升诊疗费)的要求,调整制订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销售价差比标准,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健全对药品集中采购后续管理的监督机制,建立医疗机构、中标企业药品购销和配送情况不良记录登记制度,纠正和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推进城乡卫生保障体制改革,总结推广成都等地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经验,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分类制订全省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督促医疗信息发布制、医药费用清单制、医药价格公示制、医院综合指标考核和医德医风评价制的落实。改革医院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取消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报酬直接挂钩的承包办法,解决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和滥检查、乱收费等问题。健全完善医疗器械和高值医用耗材购置审批、招标采购等监管制度,防止规避招标和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加强卫生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督促开展“五无”(无回扣、无红包、无开单提成、无滥检查、无乱收费)示范医院争创活动,建立从源头上遏制医疗机构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继续整顿规范药品、药材和医疗服务市场,综合治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和医疗器械、非法经营药品、发布虚假医药广告、非法采(供)血液、非法行医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预防涉农负担案(事)件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减轻农民负担及税费改革各项政策规定,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管理办法和监督手段,加强停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实行粮食直补政策的监督检查,确保重大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做好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后农民历年税费尾欠的政策衔接工作,妥善解决农村税费改革遗留问题,防止出现违规违法清收催缴税费尾欠行为。坚决纠正征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制订村内“一事一议”的实施办法和筹资筹劳上限标准,规范议事程序、议事范围和操作程序,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涉农收费“四项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制、教育“一费制”、报刊限额制、责任追究制),加强涉农收费信息发布和收费行为的监督。市(州)和县(市、区)制订出台涉农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前报省涉农监管部门备案并在当地媒体进行公示。省纠风办、省农民负担监管办、省税改办统一在省农民负担重点监控县建立乡(镇)、村(组)、农户三级监测网,实行动态监管、定期通报,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建立并实行涉农负担重点监控对象挂牌、摘牌制度,制订预防和处置涉农负担案(事)件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涉农负担案(事)件工作预防警示机制的有效监管作用。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合作基金会遗留问题,严禁违反政策和法律转让政府债权或变相委托第三方处理债权、清收债务。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籽、化肥、农药和高价倒卖农业生产资料等伤农、坑农行为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牟取暴利行为。严肃查处涉农“三乱”行为,认真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防涉农负担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认真开展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问题的专项治理。对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含主管和挂靠管理的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正在开办或计划开办的各种培训办班项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清理整顿。凡依照已废止的法律法规或行政许可项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但仍依照修改前的法律法规的、运用行政手段或借助行政机关的权力和影响强制或变相强制个人、企事业单位参加的、违反工商、税务登记和物价审批有关规定的各种培训班项目一律取消。对违反规定擅自扩大培训范围或委托中介机构违规办班收费的,坚决予以纠正。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治理整顿的要求,对培训办班项目逐一提出取消或保留的依据。各级监察机关(纠风办)会同人事、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各地、各部门清理整顿情况以及培训收费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组织专项抽查并及时通报。属于行政机关干部在各种协会、学会或中介机构兼职的,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清理整顿工作进行自查自纠。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