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既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配套。加强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宏观管理,保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快文化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总体目标
3.工作方针。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突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中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思想阵地,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紧密结合内蒙古的实际,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以新的精神风貌推进内蒙古的新发展。在全区广泛开展“热爱内蒙古、建设内蒙古”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教育活动,把弘扬民族精神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把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学习宣传,特别是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自治区的《实施意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