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视解决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的问题
要进一步改善归难侨生活和居住条件,使归难侨安居乐业。按照原址改建、拆旧建新、建设新村、分期实施的原则,与华侨农场设区建镇后的总体规划相结合,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近五千户归难侨危房户住房困难问题。资金筹措采取“个人、农场、政府各出一点”的办法,以个人自筹为主,农场和政府补助为辅。为解决好归难侨危房改造的问题,由省侨办会同省计委、财政厅、建设厅等部门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解决方案。
(三)加大华侨农场招商引资的力度
要支持和推动华侨农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组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洽谈会,加大华侨农场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增加工业建设用地指标,减少华侨农场招商引资的成本,提高华侨农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华侨农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把握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引资,逐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多元化经济格局。除引进工业、加工业外,还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吸引外资或民营企业到农场独资或合资、合作创办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
(四)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内部改革
华侨农场的干部群众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深化内部改革,逐步改革和完善生产经营机制。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地方政府要支持有条件的华侨农场创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二是要以产权改革为核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场属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对场属工商企业实行放开搞活,采取多种形式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对资不抵债又长期亏损的企业实行关闭破产;对部分效益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可通过产权转让或风险抵押租赁经营等方法,焕发企业生机。做好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债权债务的追缴和清偿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不断改善归难侨生产生活条件,使其基本生活有保障。加强归难侨劳动技能的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使归难侨更好地自立发展,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00三年十一月五日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