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将面临更大的冲击。许多领域将逐步失去市场保护和关税保护,外贸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外资和国外先进管理方式的进入,将使新疆服务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对政府的宏观决策调控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素质要求将更高。 --新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总体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开拓能力。新疆服务业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审批环节过多等,也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新疆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坚持立足改革、立足开放、立足市场、立足就业和区域带动、城市带动、大企业带动、大行业带动,以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建立国际商贸中心为契机,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扩大就业为切入点,加大政策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壮大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逐步形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服务业发展中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服务业发展要以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前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
--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以重点或优势区域、行业、企业为核心,实施重点突破,完善辐射功能,发挥带动作用。
--坚持城市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在服务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加快人口和产业聚集,形成服务业规模需求。
--坚持改革推动和开放拓展并举。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引入竞争机制,规范经济秩序;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内外开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优势,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坚持以扩大就业为重点,开拓发展新兴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行业,不断开拓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领域,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
(二)服务业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是新疆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要保持较快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显著提高;内部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新兴行业比重有较大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增加;形成较为完善的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快捷、优质的服务,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初步实现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十五”期间,服务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增长速度快于全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占全疆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比2000年提高4.1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3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
三、新疆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
“十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必须从新疆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逐步形成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以新兴服务业为重点、城乡共同发展的服务业新局面。
(一)特色旅游
依托新疆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古迹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以丝绸之路为主干,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积极开发独具魅力的生态景观、草原风光、风景名胜民俗风情等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登山、狩猎等特种旅游项目和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开发冬季冰雪旅游。形成以喀纳斯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博斯腾湖和天池为主的风景旅游区、以吐鲁番和库车为主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以喀什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区和以伊犁为主的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重点培育“丝绸之路”旅游品牌,推出丝路中道古迹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丝路北道草原文化游和喀纳斯湖生态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旅游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大力营造与旅游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合、适应不同层次消费需求、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大环境。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五区三线”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配套建设,区分不同层次,面向不同对象,突出重点,建设好喀纳斯湖,那拉提草原、天池、喀什、吐鲁番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旅游区。集中国家和自治区投入的有限建设资金,尽快把道路、供水、供电以及环保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建好。建设好一批对新疆本地旅游者有吸引力的旅游度假景点和景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多方资金投入到博斯腾湖、赛里木湖,福海、天池、博格达湖冰川公园、乌鲁木齐南山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业体制改革步伐,突破区域限制,整合区域特色旅游资源,树立大旅游的理念,进一步拓宽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增加旅游业发展后劲和项目储备。积极提升旅游商品的设计创意和纪念品位,以宝玉石、民族工艺服饰品和土特产品为重点,不断挖掘新品种,开发新系列,建立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培育新疆旅游商品名牌产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抓好旅游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增强旅游宾馆的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规范旅行社经营秩序和行为,提高导游队伍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扩大旅游就业量,促进旅游收入较快增长,使旅游业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而培育成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