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办理方案的决议及办理方案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
 交通问题议案办理方案的决议及办理方案的通知
 (深府[2003]139号)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的办理方案》,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综合整治
           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办理方案的决议
            (2003年6月20日深圳市第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办理方案的报告,听取并同意市人大常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办理方案的初审报告。
  会议认为:市政府对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的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所提出的办理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会议决定批准这个办理方案。
  会议指出,综合整治道路交通问题,对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市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积极行动,加强配合,切实抓紧道路交通问题的综合整治工作。
  会议要求,市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和吸收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理性的精神,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的方针,当前要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办理方案所提出的各项整治措施,切实实行办理工作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讲大局、讲责任、讲配合,切实做好办理方案的各项实施工作。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各项整治计划,提高整治工作效率,为实现年内道路交通状况的明显改善而努力工作。

        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议案的办理方案

市人大常委会:
  交通堵塞是国内外所有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和车辆拥有量急剧增加,加上我市交通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和交通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城市交通拥挤区域迅速扩大,一些路段高峰期出现局部拥堵,交通形势日趋严峻。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02年7月市政府成立了以李德成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卓钦锐副市长为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及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2003年3月,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195名代表提出了30件有关我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议案,经合并形成关于综合整治我市道路交通问题的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针对市人大一号议案,市人大领导,市政府李德成常务副市长、卓钦锐副市长及蒋尊玉副秘书长等领导多次率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调研,并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交通综合治理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论证,提出了“一改二整三结合”的近期整治措施以及“两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力争年内实现我市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6月4日,李德成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议案的办理方案。现将办理方案报告如下:
  一、道路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道路交通现状。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已具有相当规模。目前全市建成道路总长度约2700公里,特区内道路约1300公里,路网密度约9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占用地面积的14%,路网密度和面积率位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公共交通已有大中巴线路308条、车辆6900辆,出租车9500多辆,公交覆盖率不断提高,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公交的目标,公共交通占市民出行方式的分担率达到20%,在国内居于较高水平。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特别是科技管理手段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年增幅超过20%,目前在本市行驶的机动车已达69万辆(其中深圳注册车辆截至2003年4月底为49万辆)。机动车快速增长,导致路网车速全面下降,交通拥挤区域不断扩大。
  (二)交通现状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城市经济高速增长,产业布局不断调整,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中心城区的道路拓展已近极限。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辆急剧增加,道路建设难以为继,道路交通压力日趋严重。
  3.城市建设不断发展,新区不断增加,公交线网仍需调整优化。
  4.交通管理力量仍显薄弱,交通组织秩序有待改善。
  5.市民交通法规意识淡薄,司乘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6.各种交通资源尚待整合,急需制订长远交通发展政策。
  7.过境交通和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造成负面影响。
  二、交通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及具体措施
  根据领导小组的总体工作部署,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2002—2003年为第一阶段,主要采取管理与建设并重的方针,着重在交通组织与管理上下功夫,上一批短、平、快的道路改造项目。通过“一改二整三结合”的近期措施来改善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一改”:改造道路拥挤点,增强路网通行能力;“二整”:整治路面交通秩序,整治公交线网结构和大巴列车化;“三结合”:各项措施坚持近远结合、点面结合、软硬结合。同时为交通中长期规划建设作好前期准备。
  2004—2006年为第二阶段,一方面通过干线道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完善城市道路和公交系统,以拉开城市结构,有效疏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制定控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交通拥挤问题的根本好转。
  按照工作安排,2002年交通综合治理已经在道路硬件设施方面开展了南环快速路(红岭路到宝安路段、联合广场段)、南环春风路高架桥段等7条道路(路段)、北环新洲立交、东环泥岗立交等5座立交,莲花路—新洲路路口等2个平面交叉口和10座人行天桥的交通改善工程,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在公交方面通过对涉及260台公交车辆的15条线路做出调整,缓解了深南路的大巴列车化问题,同时广泛开展“出租车四员达标夺星工程”、“百日综合整治”等行动,规范完善了交通营运秩序;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加大对路面秩序的管理,警力安排向高峰时段倾斜,加快事故的处理速度等措施,使高峰时段路面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为解决我市交警警力不足的问题,经市编委研究,专门为市交警局新增了300名交警编制,大大改善了警力紧张的现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