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办法的通知

  转移支付补助按县测算,总额补助到州。计算公式为:
  某县享受转移支付额=客观因素转移支付额+政策性转移支付额
  (一)客观因素转移支付额的计算
  某县客观因素转移支付额=(该县标准支出-该县标准收入)×客观因素转移支付系数
  客观因素转移支付系数是根据省财政当年可用于客观因素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和“标准支出-标准收入”的总额确定。
  1、标准支出的计算
  在现有数据和技术条件下,将财政标准支出分解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其他支出三类分别计算,则标准支出的基本公式为:
  某县标准支出=该县人员经费标准支出+该县公用经费标准支出+该县其他标准支出
  (1)人员经费标准支出
  某县人员经费标准支出总额=该县人均标准工资×该县标准财政供养人员
  该县人均标准工资=该地区∑县级人均标准工资(含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补贴)÷县的个数
  (2)公用经费标准支出
  分别选择对此项经费影响较大的客观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支出模型,统一按支出模型计算确定。为了客观反映各地情况,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对公用经费的计算分为“行政、公检法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三项计算。
  ①行政、公检法部门的公用经费标准支出模型
  Y行政、公检法部门=a1X1+a2X2+a3X3+a4X4+b
  式中:X1为财政供养人员,按核定编制数计算;X2为人均财力(人均财力=总财力÷总财政供养人员);X3为烤火期;X4为运输里程 (州、县府所在地到西宁的运距;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公里运输里程按1:1.2的系数折算,下同);a1—a4分别为各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系数;b为常数。
  ②教育部门公用经费标准支出模型
  Y教育部门=a1X1+a2X2+a3X3+b
  式中:X1为中小学生数(寄宿制学校学生数按1:1.5的系数折算;民师在校学生数按1:2的系数折算)按实际数计算;X2为人口密度,按实际数计算;X3为烤火期;a1—a3分别为各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系数;b为常数。
  ③其他部门公用经费标准支出模型
  Y其他部门=a1X1+a2X2+a3X3+a4X4+a5X5+b
  式中:X1为财政供养人员,按核定数计算;X2为人均财力;X3为人口密度;X4为烤火期;X5为运输里程;a1—a5分别为各相关因素影响程度系数;b为常数。
  (3)其他标准支出
  某县其他标准支出=(该县人员经费标准支出+该县公用经费标准支出)×全省县级其他支出系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